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制度环境不断完善 境外上市回暖
● 本报记者 昝秀丽

  ● 本报记者 昝秀丽

  

  出门问问、茶百道、天津建发登陆港交所;思宏国际、移动财经登陆纳斯达克;小马智行、虎虎科技等收到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近一周,多家企业境外IPO的消息传来,释放出企业境外上市的暖意。

  市场人士认为,近期多部门明确“落实好境外上市备案管理制度”“更好支持科技型企业境外上市融资发展”“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等,将进一步畅通境外上市渠道,更好支持企业依法合规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规范健康发展。

  境外IPO逐步恢复

  今年以来,境内企业境外IPO呈现出进一步恢复态势。截至4月28日,已有20家公司登陆美股市场,超过去年同期的18家;12家公司登陆港交所,且后备企业不断扩容。

  据统计,自境外上市新规2023年3月31日施行以来,截至2024年4月28日,约150家企业已获境外首发备案和全流通备案。剔除已获备案企业,截至4月18日,申报境外首次公开发行及全流通备案企业数量达99家;其中,72家申请在港股上市,占比超过70%。有关方面透露,港交所正审批的上市申请近百宗,已经在内地监管机构申请备案到港上市的企业也有几十家。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近期赴境外上市企业,来自新经济、新消费、医疗等领域的居多,并受到投资者青睐。以4月24日登陆港交所的人工智能公司出门问问为例,公开发售获得了上百倍的超额认购。

  国桓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蒋靖认为,成熟市场的新经济、新消费等板块交易较为活跃,市场对这些领域的企业给予的估值水平也更高。近期赴境外上市的境内企业多为行业龙头,发行人质量较高,其上市不仅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投资机会,也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打造透明可预期制度环境

  境外上市回暖,离不开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境外上市新规的顺利推行,为境内企业开拓了新的融资渠道,对于提高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的信息披露质量及合规性产生积极影响。

  记者关注到,监管部门对境外上市备案补充材料的要求更加明确、精简,把应由投资者自主判断的事项交给市场,不对境外上市额外设置门槛和条件;(下转A02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