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3月25日 星期二 用户中心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交所:推动央企
聚焦科技创新加快产业转型
● 本报记者 黄一灵

  ● 本报记者 黄一灵
  
  中国证券报记者3月24日获悉,上交所近日举办央国企科创板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培训活动。同时,上交所还在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下召开央企集团与央企科创板上市公司座谈会,与会各方围绕央企积极布局科创板、推进新质生产力领域产业整合、加强市值管理等方面的进展情况、问题诉求和意见建议等开展交流,推动央企聚焦科技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利用科创板平台的独特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
  上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认真研究、评估与会人士提出的意见建议,为央国企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持。下一步,上交所将继续推动“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措施落地,持续优化制度包容性和适配性,推动形成更多示范性案例,不断提升科创板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能级。
  产业并购节奏加快
  去年“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上交所抓紧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科创板新增披露近90单产业并购,数量同比增长超1倍,交易金额合计超190亿元。
  近期,央企集团陆续落子科创板,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例如,今年1月,中国电信旗下中电信量子集团正式入主有“量子通信第一股”之称的国盾量子。
  “近年来,集团积极落实国务院国资委相关工作部署,围绕主业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相关领域布局,开展多起产业并购,相关标的在并购后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增长,成为新的发展支撑点。”一名与会央企集团代表在座谈会上表示,证监会和上交所相关制度的出台进一步提升了并购重组制度适应性和包容性,让央企借助资本市场平台拓展新兴产业版图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
  与会电子、信息、交通、能源、材料等领域的央企代表纷纷表示,下一步将发挥好产业资源优势、用好科创板并购重组政策工具、利用产业链整合契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2024年3月,上交所率先在全市场发起“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公开倡议。截至目前,累计1300余家次沪市上市公司发布行动方案,超过沪市上市公司总数的五成。据统计,2024年,有近40家央国企科创板上市公司披露“提质增效重回报”年度行动方案。
  在提升投资者获得感方面,央企也为市场树立了良好标杆。一家央企代表介绍:“公司上市以来持续分红,多年现金分红比例均超过20%,近两年公司还回购近亿元股票并注销,切实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上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为深化“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上交所近期采取在官方网站设置“提质增效重回报”专栏公示披露情况等一系列措施,务求专项行动走深走实,更好助力公司发展。上交所将继续支持央国企通过提升经营质效、加大科技创新等方式,积极提高公司质量和社会价值。
  市值管理应立足业务发展
  在座谈会上,与会央企代表均认为,市值管理应立足业务发展,首先要练好内功,以更优的经营质效、更强的创新能力、更高的回报水平获得市场和投资者的认可。同时,也要内外兼修,通过全面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主动加强投资者沟通交流等手段,将央企产业支柱作用和社会价值充分转化为市场认可的投资价值。
  谈及自身市值管理工作,有央企代表表示:“公司从顶层设计入手,成立了市值管理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同时强化信息披露,编制可持续发展报告、制定股东回报规划等。从结果看,上述措施在市值表现、机构持股、市场影响力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上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与国务院国资委同向发力,切实服务好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升行动。希望各央国企在产业并购整合、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等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承担好央国企的主体责任,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 1分 很不满意
    商品样式和质量都非常差,太令人失望了!
  • 2分 不满意
    商品样式和质量不好,不能满足要求。
  • 3分 一般
    商品样式和质量感觉一般。
  • 4分 满意
    商品样式和质量都比较满意,符合我的期望。
  • 5分 非常满意
    我很喜欢!商品样式和质量都很满意,太棒了!
点击星星就可以评分了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