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3月25日 星期二 用户中心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制度型开放锻造“强磁场”
跨国企业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 本报记者 彭扬 熊彦莎

  ● 本报记者 彭扬 熊彦莎
  
  “我们在中国积极布局,蓄力前行,致力于实现更大的发展,并将持续投资中国。”在3月23日至24日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如是说。
  “持续投资”“继续加码”“更有信心”是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不少跨国企业高管就“投资中国”给出的答案。
  业内人士表示,本次年会传递出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积极信号,将进一步提振跨国企业在中国投资的信心。
  释放扩大开放强信号
  “中国将会通过制度型开放、自主开放、单边开放,进一步提高中国开放的水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在此次年会上说。
  扩大制度型开放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关键。在此次年会上,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的信号更加强烈。
  “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将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稳步推进包括金融业在内的服务业开放,积极发展绿色贸易、数字贸易。”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认为,制度型开放的目标就是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要对标世界银行新的营商环境评估体系,加快推进营商环境的改革。
  当前,中国服务业开放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王一鸣表示:“下一步可以将服务业作为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的重点,进一步优化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推动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与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两单合一。”
  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王春英建议,进一步放宽金融、电信、教育、医疗等服务领域的外资准入,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促进服务业开放和有序竞争。
  统筹开放和安全,方能推动制度型开放行稳致远。王春英建议,建立健全与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加强风险研判、预警监测、压力测试,持续提高风险识别、处置和应对能力。
  创造共赢新机遇
  开放有力度,投资有热度。越来越多的企业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
  “近年来,中国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优化外商投资促进和服务体制机制,为外资企业构建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与广阔的市场空间。”天丝集团首席执行官许馨雄说。
  雀巢集团首席执行官傅乐宏也表示,中国持续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高规格的国际经贸框架,以及制定新规则以平衡开放和安全的种种努力,“让我们更加有信心坚定地继续在中国投资”。
  跨国企业正用“真金白银”为中国开放举措和中国经济前景投下“信任票”。
  许馨雄表示,天丝集团将继续加码在华投资,扎实布局优质产能建设与发展,充分发挥“链主”影响力,带动食品饮料产业上下游集聚,加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
  西门子董事会主席、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博乐仁表示:“要实现中国及全球经济的稳定增长,各方伙伴都要在更大范围、更深层面开展合作。对此,跨国企业能够扮演重要角色。”
  “在中国继续扩大开放和提高开放水平的进程中,也会像过去一样给世界的投资者、跨国公司带来新的机遇。”隆国强说,“我们也期待,就像过去40年一样,未来中国和跨国公司继续实现共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 1分 很不满意
    商品样式和质量都非常差,太令人失望了!
  • 2分 不满意
    商品样式和质量不好,不能满足要求。
  • 3分 一般
    商品样式和质量感觉一般。
  • 4分 满意
    商品样式和质量都比较满意,符合我的期望。
  • 5分 非常满意
    我很喜欢!商品样式和质量都很满意,太棒了!
点击星星就可以评分了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