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04月12日 星期三 用户中心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融资需求回升 一季度金融数据超预期

  (上接A01版)“这有助于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巩固经济向好势头。”庞溟表示。

  此外,3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3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7079亿元。“这种情况的出现得益于国内经济前景和预期改善,以及稳增长政策支持下,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回暖,企业信用环境整体改善。”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分析。 

  数据显示,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1.46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比上月末低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3个百分点。

  “在需求回升、降准落地等因素支撑下,M2同比增速继续保持高位。”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这表明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市场流动性比较充裕,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

  在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看来,后续M2有可能回到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的水平。“这样的货币环境既可以为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提供有力支持,也可以维持物价水平稳定。”他说。

  政策料继续发力

  总体来看,一季度金融数据表现强劲,显示国内经济复苏动能增强。展望二季度,王青表示,伴随经济进一步恢复,市场融资需求扩大,信贷强劲增长势头有望延续。 

  考虑到当前内需仍处于恢复阶段,业内人士建议,继续落实好相关政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支持,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董希淼认为,应综合运用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长短结合、量价并举,有效调节市场流动性和利率水平,将流动性更加精准地滴灌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认为,稳健货币政策应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维持较低的市场利率水平,保持信贷投放合理节奏,加快拓宽企业直融渠道,坚持扩大信用的政策操作方向。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望继续发力。王青表示,货币政策的一个重点是以结构性工具强化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针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小微企业,二季度结构性政策工具的额度有望增加或创设新的工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 1分 很不满意
    商品样式和质量都非常差,太令人失望了!
  • 2分 不满意
    商品样式和质量不好,不能满足要求。
  • 3分 一般
    商品样式和质量感觉一般。
  • 4分 满意
    商品样式和质量都比较满意,符合我的期望。
  • 5分 非常满意
    我很喜欢!商品样式和质量都很满意,太棒了!
点击星星就可以评分了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