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04月12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融下乡出新招
浇灌特色产业开花结果

  (上接A01版)事实上,抵质押物一直是三农信贷领域绕不开的关键点之一。记者调研发现,不少农户贷款难,主要问题就出在缺乏抵质押物上。针对这一痛点,在政策助力下,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探索新的授信模式,通过创新抵质押物、引入担保方或保险、依托龙头企业等方式,让金融资源触达更多有需要的农户。

  运用“龙头企业+”模式探索信用贷款,已成为业内较为常见的实践。陕西安康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阳晨集团,是一家集种猪繁育、生猪育肥、饲料生产、生态农业于一体的企业。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近年来通过“龙头企业+规模养殖场”模式,形成“生猪产业联盟”,公司提供物料、技术、市场等,联盟户签约代养。

  “公司的产业联盟带动了一部分合作社,合作社又带动更多养殖户脱贫增收。”上述负责人表示,不止于此,产业联盟还发挥了增信角色。“这几年,建设银行以阳晨集团为核心企业,通过银企通平台获取数据,给产业联盟的养殖户提供‘裕农快贷’,单户授信额度50万元,是纯信用贷款,利率比较低,年化利率只有4.35%,解决了养殖户因缺乏抵押物面临的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减轻了养殖户的资金负担。”

  仝应武是产业联盟的养殖户之一。“生猪在出栏前期的资金需求量很大,每天都是纯支出。”仝应武说,以前觉得从银行贷款难、利率高、流程慢。去年6月,依托于阳晨集团的代养信息和订单数据,“裕农快贷”给他发放了纯信用、免抵押、无担保的贷款。“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手机上开始操作,结果很快就收到50万元贷款到账通知。”

  服务新产业新业态

  除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外,多家银行提出,将进一步推进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特色金融服务。

  邮储银行副行长邵智宝表示,近年来,乡村旅游、休闲康养、农村电商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通过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有效激发了乡村产业发展活力,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成为乡村产业发展新增长极。作为蓬勃发展的新领域,这些产业的发展壮大必然产生大量金融需求。

  位于湖北武汉北部丘陵地区的杜堂村,通过盘活农村沉睡资源,从荒凉的“空心村”蜕变成木兰花乡景区,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该景区办公室主任李鹏告诉记者:“为了让乡村有产业支撑,杜堂村第一书记葛天才利用农村抛荒闲置土地,采取市场化运作方法,流转杜堂村全部土地及邻近贫困村部分土地共7000余亩,调整产业结构,用抛荒地种植花草苗木,植入旅游元素,农旅结合、综合经营。”

  “杜堂村还成立了湖北首家村级集体经济旅游业合作社,吸收村里100多户村民的闲置房屋入股,定向经营农家乐、民宿等,村民按股分红,走出一条以旅游业为主导、种植养殖为特色的新型乡村振兴之路。如今,村民户均年收入超过8万元。”李鹏说,木兰花乡景区从图纸到开园再一步步升级,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武汉农商行多次调研、积极授信,发放支持建设贷款及疫情期间纾困贷款超过1亿元。

  专家预计,更多特色产业将进一步与更创新的金融服务紧密交织。曾刚认为,金融机构要更好地把金融融入到产业当中去,在强化对产业分析的基础上,创设与之相应的产品,一方面可以更有效地支持企业和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控制风险。此外,还要打造产业链金融平台和场景,利用金融科技手段进行客户分析、产业链扶持等。沿着产业链,打通堵点、解决痛点,让每个产业的产业链都能顺畅运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