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5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6月18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证券代码:600252 证券简称:中恒集团 编号:临2022-39
广西梧州中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为控股子公司广西中恒中药材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被担保人名称:广西中恒中药材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恒中药材”)。

  ●本次担保金额及已实际为其提供的担保余额:广西梧州中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中恒集团”)本次为中恒中药材提供的担保金额最高额为人民币9,999,852元;除本次担保外,公司于2021年11月30日为中恒中药材在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梧州分行发生的人民币贷款提供最高额9,999,852元连带责任保证;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为中恒中药材实际提供的担保余额为人民币19,999,704元(含本次)。

  ●本次担保是否有反担保:无

  ●对外担保逾期的累计数量:无

  一、担保情况概述

  公司于2022年4月15日、5月9日分别召开了中恒集团第九届董事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和中恒集团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分别审议通过了《中恒集团关于2022年度综合授信额度下向金融机构申请授信用信担保的议案》,同意公司及纳入合并范围子公司2022年度拟在各金融机构申请综合授信总额人民币不超过40亿元(含40亿元),担保总额度不超过25亿元,最终以各金融机构实际审批的授信额度为准。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2年4月1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的《中恒集团关于2022年度综合授信额度下向金融机构申请授信用信担保的公告》(公告编号:临2022-18)。

  二、担保情况进展

  2022年6月16日,公司与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宁分行签订了《最高额保证合同》,公司为中恒中药材在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宁分行发生的人民币贷款提供最高额9,999,852元连带责任保证,保证期间:《综合授信协议》项下的每一笔具体授信业务的保证期间单独计算,为自具体授信业务合同或协议约定的受信人履行债务期限届满之日起三年。

  本次担保事项在公司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批准的综合授信额度下向金融机构申请授信用信担保额度内,无需另行召开董事会审议。

  三、被担保人基本情况

  (一)基本信息

  ■

  (二)中恒中药材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

  注:上述2021年12月31日/2021年1-12月的财务数据已经永拓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该会计师事务所具备证券、期货相关业务执业资格;2022年3月31日/2022年1-3月的财务数据未经审计。

  (三)被担保人与上市公司的关系

  公司直接持有中恒中药材60%的股份,通过子公司梧州制药间接持有中恒中药材40%的股份,中恒中药材的股权结构如下:

  ■

  四、担保协议的主要内容

  担保金额:公司为中恒中药材提供最高额9,999,852元贷款担保;

  担保方式:连带责任保证;

  保证期间:《综合授信协议》项下的每一笔具体授信业务的保证期间单独计算,为自具体授信业务合同或协议约定的受信人履行债务期限届满之日起三年;

  担保范围:受信人在主合同项下应向授信人偿还或支付的债务本金、利息(包括法定利息、约定利息及罚息)、复利、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实现债权的费用(包括但不限于诉讼/仲裁费用、律师费用、公证费用、执行费用等)和所有其他应付的费用。

  五、董事会意见

  公司于2022年4月15日、5月9日分别召开了中恒集团第九届董事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和中恒集团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分别审议通过了《中恒集团关于2022年度综合授信额度下向金融机构申请授信用信担保的议案》。中恒中药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经营业务正常,资信状况良好,具有相应的偿还债务能力,本次担保属于前述授权额度范围,担保风险可控,公平对等,不会损害公司的利益。

  六、累计对外担保数量及逾期担保的数量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及子公司(含莱美药业及其子公司)累计对外担保总额为2,885,368,208.87元(担保总额指已批准的担保额度内尚未使用额度与担保实际发生余额之和),累计对外担保总额占2021年经审计归母净资产的比例为43.56%,实际发生余额348,368,060.87元。公司不存在逾期担保的情况。

  特此公告。

  广西梧州中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2022年6月18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