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基金/机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4年09月03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行:九月十月有较好优先股发行窗口
不良贷款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高改芳

 □本报记者 高改芳 上海报道

 

 9月2日,农业银行董办主任许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举行的2014年中期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农行不超过800亿元规模的优先股进展顺利,待相关部门批复后择机发行,从目前情况看,“9、10月份市场有不错的发行窗口”。优先股股息率采取阶段性固定股息率的方式,不排除在一定的时间内到香港发行优先股。

 优先股采取阶段性固定股息率

 许多介绍,农行优先股发行规模不超过800亿元,今年发行不超过400亿元,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首先,优先股目前在国内是创新品种,农行对这件事比较慎重,第一次发行的规模不宜太大。监管层认可优先股分批发行,但第一次发行规模不能低于最高发行规模的50%。所以,农行第一次计划发行不超过400亿元。

 对于股息率的确定,许多介绍,虽然优先股发行是非公开发行,但最终定价要通过市场询价来决定,现在还不能具体确定股息率是多少,但优先股的股息率的定价方式已确定采取阶段性的固定股息率。在股息率的调整期内股息率是不变的,而且价格由两个部分组成:首先是参照基准利率,即无风险利率,例如国债收益率。然后,再根据优先股和其他发行资本工具相比,比如信用等级、优先股存续期限、优先股的流动性、优先股作为其他一级资本的特殊条款等的溢价。在询价出来以后,农行会扣除对应的国债收益率,得出一个溢价。这个溢价一旦确定,在以后的每一个股息调整期内这个溢价都是不变的。变的就是基准收益率,即无风险的国债收益率部分。

 许多介绍,之所以采取这种定价方式,主要是考虑到优先股是长期的投资品种,市场利率不断变化。因为时间比较长,有可能出现农行确定的股息率和市场利率有比较大的背离。如果农行通过一定期限的时间调整这个价格,可以使投资者和发行人规避这样的利率风险。

 许多透露,监管部门获批之后,农行会根据市场情况确定发行。目前来看,9、10月份都有比较好的发行窗口。

 在发行地点的选择上,之所以选择放在A股市场,也是考虑到A股目前对作为其他一级资本的优先股监管政策比较明确。农行在申请的过程中也和监管部门进行了多次沟通,且沟通顺畅,监管部门也比较支持。

 农行在与国内潜在投资者、合格投资者的沟通中,感觉需求也比较旺盛。加上农行对A股市场上也有一定的议价能力,能够获得一个比较合理的、对双方都比较有利的价格,所以农行首先选择在A股。“下一步,完成在境内的发行之后,我们也会看情况,考虑在H股进行发行。我们在召开股东大会的发行预案上也明确不排除在一定的时间内到香港发行优先股。”许多说。

 法人贷款质量下降明显

 农行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田继敏透露,上半年发生的不良贷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法人贷款质量下降明显。全行975亿不良贷款,法人不良是796亿元,比年初增加81亿元;个人不良171亿元,比年初增加16.5亿元。

 从区域看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福建、浙江、江苏、广东、山东是比较多的。

 从行业看,集中在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及房地产业。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的不良分别是176亿元和100亿元,合计占新发生不良的90%。

 从客户特征看,新发生法人不良的客户主要是民营中小企业。上半年民营中小企业新发生法人不良的占比由72%进一步上升到86%,民营企业的合计占比占全部新发生法人不良的97%。此外,中型企业新发生不良的比例在扩大。从农行的统计口径看,中型企业不良占比同比增加9个百分点。

 个人房贷有保有压

 田继敏表示,从农行掌握的数据看,一些地方房价下跌,房地产企业发生项目延期、销售停滞,但比2007、2008年要好一些,因为今年还没有发现项目转手、甩卖的情况。农行对房地产的总体判断是,一二线还是不错的,三四线一些局部城市有供大于求的风险苗头。

 从农行的房地产政策看,对公司类房地产贷款严格执行国家政策要求,限额控制,优化信贷结构。在区域选择上,主要布局一二线城市,严格控制三四线城市信贷规模。6月末,一二线城市公司类房地产余额占比在80%左右。对个人住房贷款,农行采取有保有压的政策,重点支持客户首套自住普通商品房的需求。6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45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2.2%,其中首套房贷款占比96.5%。

 其中,公司类房地产贷款不良“双降”。公司类不良余额14亿元,比年初下降7亿;不良率0.33%,比年初下降0.21个百分点。个人住房不良余额40亿元,比年初增加2.2亿元,不良贷款率0.28%,比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2.2亿元的新增不良主要是由于浙江、江苏一些钢贸企业主、个体经营老板的财务上出现问题,出现断供造成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