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公司纵横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12月04日 星期三 用户中心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信部发布2024年典型案例名单
政策力促物联网赋能行业规模化应用
● 本报记者 杨洁

  12月3日,工信部网站消息显示,工信部发布2024年物联网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名单。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名单涉及行业应用领域的案例69项,社会治理领域的案例15项,民生消费领域的案例6项,与新型产业融合领域的案例17项。

  物联网是重要的基础设施,以感知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主要手段,实现人、机、物的泛在连接,提供信息感知、信息传输、信息处理等服务。根据近日发布的《世界万物智联数字经济白皮书》,2024年我国物联网连接数有望突破30亿。

  ● 本报记者 杨洁

  涉及多个应用领域

  当前,物联网已经渗入多个行业领域。其中,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属于重头戏。在69项行业应用领域案例中,35项来自智能制造领域,涉及核电、家电、造纸、汽车等多个行业,包括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申报案例“面向核电站主设备制造的物联网系统应用”、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申报案例“基于物联网的厨电全链路智能制造新模式”、牡丹江恒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申报案例“基于物联网的纸业在线孪生工厂建设与应用”、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申报案例“基于物联网的汽车制造网联化平台建设实践”等。

  随着制造业出海需求增加,物联网技术赋能跨国建厂管理。宁波数益工联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案例是“面向跨国建厂管理的实时数字工厂物联网应用”。宁波市经信局介绍,该公司已成功帮助宁波斯贝的泰国工厂,宁海美琪工具的越南工厂以及某企业墨西哥工厂实现海外生产基地的数字化管控。以宁波斯贝的泰国工厂为例,通过改造后,管理者在国内就可以看到海外工厂实时的生产数据,从压铸、切边、清理、检验报工到毛坯入库,全链可查。即使精确到每台压铸机,也能了解其正在生产什么产品,产量如何,目前的运行状态等,一目了然,方便管理者进行实时管理和决策。

  值得一提的是,多项物联网与5G技术相结合的应用案例入选。库车利华纺织有限公司申报的“基于物联网的5G全连接智慧纺纱工厂生产运营管理”入选本次名单。据了解,新疆联通巴州分公司与库车利华纺织有限公司共同打造5G全连接智慧工厂,实现了从订单到生产、设备、能源、质量、仓库等全业务流程的“一屏尽览”,企业的车间管理由传统的“人治”转为“数治”,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传统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了经验。

  海南飞行者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建筑外墙无人机端侧智能检测系统研发与应用”案例则体现了物联网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有机结合应用。据介绍,基于融合无人机技术和端侧深度学习检测算法,该公司构建外墙检测系统,实现了建筑外墙的视觉智能检测和红外热成像管理,可以提供直观高效的外墙检测和维护数据支撑,包括病害检测、危害评估、维护管理、修缮规划等,显著提高了相关职能部门的建筑外墙管理能力。

  推动“万物智联”发展

  移动物联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物联网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公共服务、车联网、智慧零售、智慧家居等领域。移动物联网赋能作用凸显。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通信技术与移动物联网的加快融合,“万物智联”已成为移动物联网的发展趋势。当前,我国移动物联网高质量发展面临网络覆盖有待优化、高端产业有待突破、行业应用有待深入、连接价值有待提升等挑战,需要产业各方凝聚合力,加快移动物联网与行业融合发展进程。

  在此背景下,工信部今年9月印发《关于推进移动物联网“万物智联”发展的通知》,旨在进一步提升移动物联网行业供给水平、创新赋能能力和产业整体价值,加快推动移动物联网从“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发展。

  《通知》明确,到2027年,基于4G和5G高低搭配、泛在智联、安全可靠的移动物联网综合生态体系进一步完善。5G NB-IoT网络实现重点场景深度覆盖。5G RedCap实现全国县级以上城市规模覆盖,并向重点乡镇、农村延伸覆盖。移动物联网终端连接数力争突破36亿,其中4G/5G物联网终端连接数占比达到95%。支持全国建设5个以上移动物联网产业集群,打造10个以上移动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培育一批亿级连接的应用领域,打造一批千万级连接的应用领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 1分 很不满意
    商品样式和质量都非常差,太令人失望了!
  • 2分 不满意
    商品样式和质量不好,不能满足要求。
  • 3分 一般
    商品样式和质量感觉一般。
  • 4分 满意
    商品样式和质量都比较满意,符合我的期望。
  • 5分 非常满意
    我很喜欢!商品样式和质量都很满意,太棒了!
点击星星就可以评分了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