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今年以来,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数据显示,9月末,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9万亿元,同比增长12%;全国“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4.3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均明显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 本报记者 彭扬 欧阳剑环
中国人民银行11月8日发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人民银行将持续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和金融强国建设,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进一步健全货币政策框架。
报告还表示,注重平衡好短期和长期、稳增长和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坚定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货币政策精准性,为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均衡投放
关于货币政策,报告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合理把握信贷与债券两个最大融资市场的关系,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均衡投放,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
报告还提出,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持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服务对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动态平衡的适配性和精准性。
专家认为,近年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要看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并非是万能的,很多实体经济领域的融资需求可以通过银行贷款和债券融资解决,不一定需要专门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来解决。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发挥适当的激励作用,从根本上说是要激发市场活力,引导金融机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提升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实现金融与经济的良性循环。”上述专家说。
调整优化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
报告提出,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迅速发展,符合货币供应量定义的金融工具范畴发生了重大变化,有必要动态完善。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符合货币供应量定义的金融工具范畴发生了重大变化。支付技术进一步提高了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效率,(下转A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