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资管时代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12月14日 星期四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消金公司密集“补血” 拓展场景成制胜法宝
● 本报记者 张佳琳

  ● 本报记者 张佳琳

  

  今年以来,消费金融公司密集发行ABS、重启金融债、持续增资扩股,以优化公司融资结构,补充发展资金,提高金融服务能力和消费信贷覆盖面。

  业内人士认为,2023年,消费金融公司资产维持扩张趋势,经营业绩显著增长,盈利能力企稳回升。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行业竞争料进一步加剧,消金公司需在场景上持续创新,建立线上线下有机融合模式,不断提升用户体验。

  “补血”动作不断

  日前,中银消金成功簿记发行“中赢2023年第一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15.18亿元。中银消金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此次是公司2023年发行的首期ABS。

  除了中银消金,兴业消金、马上消金、杭银消金、湖北消金等消费金融公司也于今年发行了ABS。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作为非银金融机构,消费金融行业长期面临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成本较高问题。近年来,行业整体面临资金成本攀升、规模增长趋缓、利率持续压降、资产端风险波动加大的挑战。

  此前,消息人士透露,人民银行拟大力支持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ABS),有助于消金公司以多元融资渠道筹集低成本稳定资金。

  11月,兴业消金成功发行“2023年第一期金融债券”,发行规模15亿元,发行期限3年期,意味着暂停了两年的消费金融公司金融债重启。据悉,中银消金、招联消金等公司也获批发行金融债券,目前正筹备金融债券发行所需的材料,推进相关流程。

  有效补充发展资金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2023年以来,消费金融公司资产维持扩张趋势,经营业绩亦显著增长,盈利能力企稳回升。除了密集发行ABS与重启金融债外,消费金融公司今年掀起增资扩股潮,以支持业务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

  以蚂蚁消金为例,12月12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更名为重庆市蚂蚁小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其经营范围不再包括贷款业务。记者从蚂蚁集团获悉,花呗业务将由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蚂蚁消金”)承接。

  蚂蚁商诚小贷、蚂蚁小微小贷曾是为用户提供借呗、花呗服务的主体,今年以来,两家小贷公司按计划退出市场。按照蚂蚁集团消费金融业务整体安排,蚂蚁消金将承接小贷公司中符合监管规定的消费信贷业务。

  今年10月,蚂蚁消金获准将注册资本由185亿元增加至230亿元,股东数量同时增加至13家。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增资将用于有序承接两家小贷公司的花呗、借呗业务。

  消费信贷需求有望回暖

  业内人士表示,消金公司通过发行ABS、金融债、增资扩股等方式丰富融资手段,有利于盘活存量信贷资产,改善融资结构,同时为新一轮消费旺季的到来做好资金储备。

  展望2024年,中信证券研报认为,消费信贷需求有望回暖。银行可能加大对优质消费贷客群的营销力度,导致头部客户或转向定价更低的银行产品。在此情形下,消金公司可能选择更加长尾的客户,对风险定价能力的要求亦更高,明年行业在资产投放速度或资产质量方面料有所分化。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张丽洁告诉记者,消金行业将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同时会面临新挑战。行业竞争加剧要求消金公司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以保持市场份额。

  在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看来,未来消金公司拓展场景是关键。消费金融机构在场景上要持续创新,应建立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模式,覆盖更多场景,降低各类成本,不断提升用户体验。此外,各类机构应借助金融科技,对用户精准识别,精准授信,将合适的产品推荐给合适的用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