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05月17日 星期三 用户中心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货币政策兼顾多重均衡
M2和存款料平稳增长

  (上接A01版)具体而言,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分析,稳健货币政策注重从供给侧发力,去年以来支持稳增长力度持续加大,供给端见效较快。但实体经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的政策效应传导有一个过程,疫情反复扰动也使企业和居民信心偏弱,作用于需求端存有时滞。

  在植信投资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看来,当前货币供应量处于较高水平,且政策通过宽货币推动宽信用的效果显著。货币政策要想对物价产生影响,需要有实际的需求连接以带动货币流向相关消费领域。

  搞好跨周期调节

  市场普遍认为,从中长期看,经济平稳增长、物价稳定是检验货币增长是否合理的标准和关键。近年来,我国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保持基本匹配,实现了较快增长和较低通胀的优化组合。

  数据显示,过去十年,我国实际GDP年均增速为6.2%,CPI年均涨幅在2%左右。

  专家分析,近期M2增速与通胀和经济增速间存在一定缺口,主要是政策效果显现、需求恢复存有时滞所致。未来随着疫情影响进一步消退、市场预期持续好转、经济加快恢复,居民的消费和投资意愿回升,前期积累的预防性储蓄有望逐步释放,有利于M2和存款平稳增长。

  从人民银行公布的4月金融数据可以看到,3-4月住户存款同比多增额较1-2月已明显收窄,4月末M2增速也已较2月末高点回落0.5个百分点。

  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表示,2022年年中以来,在7400亿元基建资本金投放及政策性银行信贷额度调增8000亿元等政策带动下,企业信贷大幅放量,带动M2增速走高。“当前M2增速或已见顶,预计后续将有所回落。”他说。

  连平表示,随着金融支持效果进一步显现,微观主体信心得到提振,经济持续恢复带动就业状况的改善和消费场景的增多,可能推动核心CPI和PPI涨幅逐步回升。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下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搞好跨周期调节,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既着力支持扩大内需,为实体经济提供有力支持,又坚持总量适度、节奏平稳,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巩固拓展经济向好势头,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 1分 很不满意
    商品样式和质量都非常差,太令人失望了!
  • 2分 不满意
    商品样式和质量不好,不能满足要求。
  • 3分 一般
    商品样式和质量感觉一般。
  • 4分 满意
    商品样式和质量都比较满意,符合我的期望。
  • 5分 非常满意
    我很喜欢!商品样式和质量都很满意,太棒了!
点击星星就可以评分了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