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04月12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融下乡出新招 浇灌特色产业开花结果
● 本报记者 薛瑾

  ● 本报记者 薛瑾

  

  作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乡村特色产业近年来在各地政策引导和金融资源滴灌下,由点到面成长壮大并开花结果。金融机构频频推出创新型特色信贷、保险产品,精准对接到“一县一品”甚至“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

  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调研了解到,金融资源正在加速下乡,为特色产业赋能,不断增强乡村持续造血能力,激发乡村经济的生命力与活力,帮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特色信贷保险迭出

  近年来,在各地根据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金融机构也在因地制宜推出特色信贷和保险产品。

  绿林贷、花椒贷、樱桃贷、枣商贷、柚农贷、渔船抵押贷、中药材产业经营贷……多家银行纷纷推出带有地方特色产业印记的信贷产品。百香果种植险、蛋鸭养殖保险、大豆收入保险、油茶收入保险、牡蛎养殖气象指数保险……农业保险品种多样,定制范儿十足。

  云南昆明的“芬芳产业”在国内独树一帜。“现在,云南的鲜花是个很庞大的产业,也是一张‘名片’了。”昆明今日花卉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唐正洪说,自家有了高标准的无土种植大棚,销路也打开了。面对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目前产量有些跟不上,急需资金扩大种植面积。

  在云南,花农扩大种植规模的资金缺口,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看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等多家银行在当地的分行推出花卉产业特色信贷产品。以兴业银行去年9月上线的“兴花贷”为例,该产品依托昆明花拍中心交易数据,解决花拍中心供货商会员,特别是花农、花企、合作社在鲜花种植扩建需求端“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小龙虾是近年来百姓餐桌上的“大热门”。在旺盛的市场需求带动下,不少农民也念起了小龙虾养殖的致富经。“养虾大户”吴明昌是武汉十里荷塘小龙虾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他说:“我们是在稻田里养小龙虾,有300多亩,一季小龙虾、一季水稻。”眼下正值投放虾苗的季节,吴明昌带着对收获的期待,开启了新一轮养虾筹备工作。他介绍,合作社购买了专门针对小龙虾的保险。“之前没有保险的时候,发水农田都淹了,损失不少。买了保险,感觉有些保障了!”

  授信模式不断创新

  “不同产业的特征各不相同,企业的资产类别和规模各不相同,风险点也各不相同。银行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产品模式创新。”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对记者表示,具体到特色贷款,一方面是抵质押物的创新,另一方面是贷款周期的创新。

  曾刚说,特色贷款适应不同行业特点,进行了一些抵质押物上的创新,既满足银行风控要求,也适应客户资产类型,还在还款周期上进行灵活设置,与农业实际的现金流相匹配,实现差异化信贷准入。(下转A02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