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04月12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

  (三)合并现金流量表单位:元

  ■

  四、会计报表编制基准和合并报表范围及变化情况

  (一)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1、编制基础

  公司以持续经营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及以后期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各项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及其他相关规定(以下合称“企业会计准则”),以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的披露规定并基于以下所述重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编制财务报表。

  2、持续经营

  公司自本报告期末至少12个月内具备持续经营能力,无影响持续经营能力的重大事项。

  (二)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

  1、合并范围的确定原则

  公司将拥有实际控制权的子公司和特殊目的主体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2、合并报表采用的会计方法

  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要求,以母公司和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的个别会计报表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在抵销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间的债权与债务项目、内部销售收入和未实现的内部销售利润等项目,以及母公司对子公司权益性资本投资项目的数额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母公司所持有的份额的基础上,合并各报表项目数额编制。少数股东权益、少数股东损益在合并报表中单独列示。子公司的主要会计政策按照母公司统一选用的会计政策确定,子公司与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或会计期间不一致的,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公司的会计政策或会计期间对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必要的调整。

  3、少数股东权益和损益的列报

  子公司当期净损益中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份额,在合并利润表中净利润项目下以“少数股东损益”项列示。

  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份额,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以“少数股东权益”项目列示。

  4、当期增加减少子公司的合并报表处理

  对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视同该企业合并于合并当期的年初已经发生,从合并当期的年初起将其资产、负债、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纳入合并财务报表;对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以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对其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在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将该子公司期初至处置日的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

  (三)报告期内合并报表范围

  报告期内,公司被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包括:

  ■

  注1:上海大药房系于2019年2月注销。

  注2:莒南药房于2020年10月注销。

  注3:承德柏健于2021年8月转让。

  注4:天津百洋医疗于2021年12月税务注销,2022年3月工商注销。

  注5:北京万维于2022年8月转让。

  (四)报告期内合并范围的变化情况

  1、设立或投资子公司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设立或投资方式取得了14家控股子公司,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

  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非同一控制下合并新增了3家控股子公司,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

  3、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同一控制下合并新增了3家控股子公司,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

  4、处置子公司

  报告期内,公司合计处置了1家控股子公司,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

  五、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最近三年及一期的主要财务指标

  ■

  注:上述财务指标除特别说明外均以合并财务报表数据为基础计算,2022年1-9月的周转率已经年化处理,上述财务指标的计算方法如下: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资产负债率=合并(母)公司负债总额/合并(母)公司资产总额

  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平均净额

  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存货平均净额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当年折旧摊销额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每股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期末股本

  每股净现金流量=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期末股本

  归属于发行人股东的每股净资产=期末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期末普通股份总数

  (二)最近三年一期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

  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10年修订)有关规定,本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如下:

  ■

  注:上述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公式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P0/(E0+NP÷2+Ei×Mi÷M0–Ej×Mj÷M0±Ek×Mk÷M0)

  其中:P0分别对应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NP为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E0为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期初净资产;Ei为报告期发行新股或债转股等新增的、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Ej为报告期回购或现金分红等减少的、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M0为报告期月份数;Mi为新增净资产次月起至报告期期末的累计月数;Mj为减少净资产次月起至报告期期末的累计月数;Ek为因其他交易或事项引起的、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增减变动;Mk为发生其他净资产增减变动次月起至报告期期末的累计月数。

  2、基本每股收益计算公式

  基本每股收益=P0÷S

  S=S0+S1+Si×Mi÷M0–Sj×Mj÷M0-Sk

  其中:P0为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S为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S0为期初股份总数;S1为报告期因公积金转增股本或股票股利分配等增加股份数;Si为报告期因发行新股或债转股等增加股份数;Sj为报告期因回购等减少股份数;Sk为报告期缩股数;M0报告期月份数;Mi为增加股份次月起至报告期期末的累计月数;Mj为减少股份次月起至报告期期末的累计月数。

  3、稀释每股收益计算公式

  稀释每股收益=P1/(S0+S1+Si×Mi÷M0–Sj×Mj÷M0–Sk+认股权证、股份期权、可转换债券等增加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其中,P1为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并考虑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对其影响,按《企业会计准则》及有关规定进行调整。公司在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应考虑所有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对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和加权平均股数的影响,按照其稀释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计入稀释每股收益,直至稀释每股收益达到最小值。

  六、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情况

  (一)重要会计政策变更

  1、新金融工具准则

  公司自2019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2017年修订)(上述准则以下统称“新金融工具准则”)。

  因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公司将原列报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报表项目调整至“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列报;将原列报在“应收票据”报表项目中的承兑汇票调整至“应收款项融资”列报。新金融工具准则施行未对发行人期初留存收益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具体情况如下表:

  ■

  2、新收入准则

  2020年1月1日首次执行新收入准则调整2020年年初财务报表相关项目情况:

  ■

  3、新租赁准则

  2021年1月1日首次执行新租赁准则,根据准则的衔接规定,对于首次执行日前的经营租赁,承租人在首次执行日应当根据剩余租赁付款额,按首次执行日承租人增量借款利率折现的现值计量租赁负债,发行人根据每项租赁选择按照与租赁负债相等的金额计量使用权资产,调整首次执行当年年初财务报表相关项目情况:

  ■

  4、其他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情况

  (1)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2018年修订)

  财政部于2018年度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简称“新租赁准则”)。本公司自2021年1月1日起执行新租赁准则。根据修订后的准则,对于首次执行日前已存在的合同,公司选择在首次执行日不重新评估其是否为租赁或者包含租赁。

  ①本公司作为承租人

  本公司选择根据首次执行新租赁准则的累积影响数,调整首次执行新租赁准则当年年初留存收益及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金额,不调整可比期间信息。

  对于首次执行日前已存在的经营租赁,本公司在首次执行日根据剩余租赁付款额按首次执行日本公司的增量借款利率折现的现值计量租赁负债,并根据每项租赁选择以下两种方法之一计量使用权资产:

  1)假设自租赁期开始日即采用新租赁准则的账面价值,采用首次执行日的本公司的增量借款利率作为折现率。

  2)与租赁负债相等的金额,并根据预付租金进行必要调整。

  对于首次执行日前的经营租赁,本公司在应用上述方法的同时根据每项租赁选择采用下列一项或多项简化处理:

  1)将于首次执行日后12个月内完成的租赁作为短期租赁处理;

  2)计量租赁负债时,具有相似特征的租赁采用同一折现率;

  3)使用权资产的计量不包含初始直接费用;

  4)存在续租选择权或终止租赁选择权的,根据首次执行日前选择权的实际行使及其他最新情况确定租赁期;

  5)作为使用权资产减值测试的替代,按照本附注“三、(二十四)预计负债”评估包含租赁的合同在首次执行日前是否为亏损合同,并根据首次执行日前计入资产负债表的亏损准备金额调整使用权资产;

  6)首次执行日之前发生的租赁变更,不进行追溯调整,根据租赁变更的最终安排,按照新租赁准则进行会计处理。

  在计量租赁负债时,本公司使用2021年1月1日的承租人增量借款利率(加权平均值:4.75%)来对租赁付款额进行折现。

  单位:元

  ■

  ②本公司作为出租人

  对于首次执行日前划分为经营租赁且在首次执行日后仍存续的转租赁,本公司在首次执行日基于原租赁和转租赁的剩余合同期限和条款进行重新评估,并按照新租赁准则的规定进行分类。

  除转租赁外,本公司无需对其作为出租人的租赁按照新租赁准则进行调整。本公司自首次执行日起按照新租赁准则进行会计处理。

  ③本公司执行新租赁准则对财务报表的主要影响如下:

  单位:元

  ■

  (2)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4号》

  财政部于2021年2月2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4号》(财会〔2021〕1号,以下简称“解释第14号”),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21年1月1日至施行日新增的有关业务,根据解释第14号进行调整。

  ①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合同

  解释第14号适用于同时符合该解释所述“双特征”和“双控制”的PPP项目合同,对于2020年12月31日前开始实施且至施行日尚未完成的有关PPP项目合同应进行追溯调整,追溯调整不切实可行的,从可追溯调整的最早期间期初开始应用,累计影响数调整施行日当年年年初留存收益以及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对可比期间信息不予调整。执行解释第14号未对本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

  ②基准利率改革

  解释第14号对基准利率改革导致金融工具合同和租赁合同相关现金流量的确定基础发生变更的情形作出了简化会计处理规定。

  根据该解释的规定,2020年12月31日前发生的基准利率改革相关业务,应当进行追溯调整,追溯调整不切实可行的除外,无需调整前期比较财务报表数据。在该解释施行日,金融资产、金融负债等原账面价值与新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该解释施行日所在年度报告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或其他综合收益。执行该规定未对本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

  (3)执行《关于调整<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租金减让会计处理规定>适用范围的通知》

  财政部于2020年6月19日发布了《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租金减让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20〕10号),对于满足条件的由新冠肺炎疫情直接引发的租金减免、延期支付租金等租金减让,企业可以选择采用简化方法进行会计处理。

  财政部于2021年5月26日发布了《关于调整<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租金减让会计处理规定>适用范围的通知》(财会〔2021〕9号),自2021年5月26日起施行,将《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租金减让会计处理规定》允许采用简化方法的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租金减让的适用范围由“减让仅针对2021年6月30日前的应付租赁付款额”调整为“减让仅针对2022年6月30日前的应付租赁付款额”,其他适用条件不变。

  本公司对适用范围调整前符合条件的租赁合同已全部选择采用简化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对适用范围调整后符合条件的类似租赁合同也全部采用简化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并对通知发布前已采用租赁变更进行会计处理的相关租赁合同进行追溯调整,但不调整前期比较财务报表数据;对2021年1月1日至该通知施行日之间发生的未按照该通知规定进行会计处理的相关租金减让,根据该通知进行调整。执行该规定未对本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

  (4)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关于资金集中管理相关列报

  财政部于2021年12月30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财会〔2021〕35号,以下简称“解释第15号”),“关于资金集中管理相关列报”内容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可比期间的财务报表数据相应调整。

  解释第15号就企业通过内部结算中心、财务公司等对母公司及成员单位资金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涉及的余额应如何在资产负债表中进行列报与披露作出了明确规定。执行该规定未对本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

  (二)重要会计估计变更

  公司在报告期内无会计估计变更事项。

  (三)会计差错更正

  公司在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事项。

  七、财务状况分析

  (一)资产构成及分析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资产构成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公司流动资产占比较高,主要是由于:公司主要从事医药产品的品牌运营和批发零售业务,所销售产品主要通过采购取得,无自主生产环节,公司的经营模式决定公司无需较大的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投入。报告期内,公司流动资产逐年增长,主要系公司业务规模上升导致应收账款及存货增加而致。公司非流动资产占比较低,主要包括用于办公或仓储的固定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及使用权资产等。2019年末至2021年末,公司非流动资产账面金额保持稳定;2022年9月末,公司非流动资产增长较快,主要系使用权资产随着新增子公司的办公、仓储等租赁场所增加而相应增长所致。

  1、流动资产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流动资产具体构成及变化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报告期内,货币资金、存货、应收账款三类资产占公司流动资产的比例合计分别为94.92%、92.48%、91.84%和88.66%,系公司流动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

  (1)货币资金

  报告期内,公司货币资金结构如下:

  单位:万元

  ■

  2020年末和2022年9月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分别较上期末有所下降,主要系下游客户受疫情影响回款较慢而致;2021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较2020年末有所上升,主要系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到账而致。

  报告期内,其他货币资金主要是公司为开具银行承兑汇票及进行质押贷款所存入的保证金等。

  (2)应收账款

  ①应收账款基本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注:2022年9月末应收账款余额占营业收入比例未经年化处理。

  公司应收账款主要由批发配送业务产生。公司批发配送业务的主要客户为青岛及周边地区医院、社区诊所及药店等。医疗机构信用基础较好,但由于其自身资金结算周期所限,存在一定的回款周期,因此会产生较大金额的应收账款。报告期内,随着公司批发配送业务规模逐年扩张,该类业务产生的应收账款余额逐年增长。

  ②按坏账计提方法分类

  公司不存在单项评估信用风险的应收账款(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后)或单项金额重大并单独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和单项金额不重大但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前),公司将应收账款按共同风险特征划分为不同的组别,在组合的基础上评估信用风险。具体如下所示:

  单位:万元

  ■

  其中,组合A(按照账龄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从账龄分布来看,账期主要以一年以内为主,各期占比均超过96%,应收账款质量较好。

  组合C(信用风险极低的应收账款)主要为公司通过第三方网上商城平台销售产品形成的平台应收款项(如支付宝、京东等),以及向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的房屋租赁款项和货物款,应收账款质量较好。

  ③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与同行业对比

  公司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政策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情况如下:

  ■

  注:上表中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政策均取自上市公司年报。

  若羽臣及壹网壹创的主要客户包括境内终端消费者及小型企业,应收账款账期较短,回收风险相对较大,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高于公司,符合其业务特征;

  嘉事堂一年以内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高于公司,主要系其客户结构中社区医院占比相对较高而致;

  瑞康医药将账龄一年以内划分为半年以内及半年至一年,半年以内坏账计提比例为0.50%,与发行人计提比例保持一致,发行人应收账款的计提比例具备合理性。

  综上所述,发行人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符合同行业标准,计提比例处于合理区间内。

  ④主要应收款客户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前五名客户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注:受同一控制人控制的客户,已合并计算其应收账款余额。

  报告期内,公司对美国安士的应收账款主要为各期应收服务费。2021年末新增对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的应收服务费,主要为新增运营品牌产品罗盖全、希罗达对应服务费。除上述厂商外,其他应收账款对象主要为医药配送业务的医疗机构客户。该部分应收账款客户均为三级或二级甲等大型医院,与公司合作多年且信誉良好,且应收账款账期基本在1年以内,应收账款坏账风险较小。

  公司应收账款期后回款比例相对较高,不存在大额回收风险。

  2021年度,公司核销应收账款坏账准备39.92万元,系应收青岛华仁医药配送有限公司货款结案后确认无法收回,核销应收账款的规模较小,不会对发行人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构成重大不利影响。除此之外,公司报告期内不存在其他坏账核销事项。

  ⑤同行业可比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与比较

  ■

  注:2022年1-9月的周转率已经年化处理。

  报告期内,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处于行业合理水平。

  (3)存货

  ①存货情况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公司98%以上存货为库存商品,与公司医药流通综合服务行业的特点和经营模式相符。原材料主要为纽特舒玛生产自有产品的原材料;委托代销商品主要为子公司百洋易美委托代理商代销的产品。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规模呈增长趋势,主要原因包括:一是报告期内,随着公司在品牌运营业务上不断完善品牌矩阵、新增产品品规,公司品牌运营业务的存货余额有所增长;二是随着公司批发配送业务规模不断上升,为尽可能迅速响应下游客户的采购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公司对相关产品预备了相对较高的安全库存。

  ②存货的库龄构成情况及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情况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跌价准备全部为库存商品以及委托代销商品的跌价准备,具体如下:

  单位:万元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对于有效期小于等于180天的库存商品全额计提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充分且谨慎。

  其中,2020年末、2021年末和2022年9月末,发行人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较大,主要为:A、受新冠疫情影响,批发配送业务下医疗器械类别的销售增长有所放缓;B、零售业务下部分护理日用品尚未实现销售。因此,发行人根据公司会计政策对上述相关存货计提跌价准备而致。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库龄情况具体如下:

  单位:万元

  ■

  除2020年末以外,其余各期末,公司存货的库龄基本在1年以内,整体库龄较短。2020年末,公司库龄在1-2年区间的存货占比有所增长,主要系批发配送业务下部分西药产品因销售渠道变化、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销售出现滞后而致;2021年末和2022年9月末,公司库龄2年以上存货占比有所增长,主要为批发配送业务中部分医疗器械因自身销售周期较长、销售渠道变化等因素影响而致。

  ③同行业可比公司存货周转率与比较

  ■

  注:2022年1-9月的周转率已经年化处理。

  报告期内,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处于行业合理水平,存货周转效率较高。

  (4)应收票据与应收款项融资

  根据新金融工具准则,公司2019年将原列报在“应收票据”科目中的银行承兑汇票重新计量调整至“应收款项融资”科目列报,2019年末、2020年末、2021年末和2022年9月末,应收票据和应收款项融资科目余额合计分别为2,670.59万元、6,875.68万元、8,556.18万元和19,147.56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0.90%、1.94%、2.08%和4.64%,占比较低。发行人基于资金安排及资金成本的考虑进行相关票据贴现行为。

  (5)预付款项

  ①预付款项基本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预付款项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公司预付款项主要为预付供应商产品采购相关的款项等,账龄基本在一年以内。报告期内,公司预付款项有所增长,主要由于为减少医药中间流转环节,公司减少了向医药流通商采购产品的金额,变为直接向医药生产厂商采购。相比于医药流通企业,医药生产厂商要求预付款比例较高,因此导致公司预付款项金额上升。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预付款项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②主要预付款项厂商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预付款项余额前五名供应商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注:受同一控制人控制的供应商,已合并计算其预付款项余额。

  公司无预付持本公司5%(含5%)以上股份的股东单位款项。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预付款项主要为预付供应商产品采购相关的款项等。

  (6)其他应收款

  ①其他应收款概况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其他应收款余额及占流动资产比例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公司其他应收款主要为往来款、保证金及押金、备用金等其他应收款项以及应收利息等,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其中,保证金及押金主要为公司在经营活动中,需支付给供应商及第三方网上商城平台的保证金。

  ②按坏账计提方法分类

  公司应收利息和应收股利未计提坏账准备。

  除此以外,不存在单项评估信用风险的其他应收款(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后)或单项金额重大并单独计提坏账准备的其他应收款和单项金额不重大但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其他应收款(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前),公司将其他应收款按共同风险特征划分为不同的组别,在组合的基础上评估信用风险。

  其中,组合A(按照账龄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其他应收款)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③主要其他应收款对象余额分析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其他应收款前五名对象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其他应收款的前五名对象,基本为日常经营活动中需支付保证金的供应商、客户及第三方购物网站等,其他应收款坏账风险较小。

  2021年末,新增应收承德柏健的款项,主要为发行人于本年8月对外转让该子公司后,其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相关款项为转让前双方经营往来款尚未结清而形成。

  2022年9月末对张宏桓的其他应收款,为2022年3月公司向其出售子公司百洋盛汇45%股权而形成。

  (7)其他流动资产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其他流动资产主要为待转进项税、待抵扣进项税额,具体如下:

  单位:万元

  ■

  其中,2020年末公司待抵扣进项税额较高,主要为采购对应的进项税额增加而形成的留抵税额。

  (8)交易性金融资产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分别为0万元、3,489.59万元、4,077.00万元和3,299.25万元,主要为2020年参与艾力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战略配售,以及2022年持有中康控股部分股权所形成的权益工具投资。

  2、非流动资产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非流动资产主要由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使用权资产等构成,具体构成及变化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1)长期股权投资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金额分别为11,824.42万元、12,567.40万元、14,453.75万元及16,578.48万元,均为按照权益法计量的股权投资,具体明细构成如下:

  ①2019年末

  单位:万元

  ■

  ②2020年末

  单位:万元

  ■

  ③2021年末

  单位:万元

  ■

  ④2022年9月末

  单位:万元

  ■

  报告期各期末,发行人长期股权投资余额呈增长态势,主要系参股公司中山安士运营情况良好,各年权益法下确认投资损益带来余额的增长。

  (2)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2019年末至2021年末,公司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分别为570.05万元、702.31万元、717.05万元,为公司子公司北京万维对华素制药的投资,持有其0.74%股份。2022年8月,因调整优化批发配送业务的布局,公司将其持有的北京万维全部股权对外出售,2022年9月末公司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减少至0万元。

  (3)投资性房地产

  公司投资性房地产为对外租赁的自有物业,主要为房屋建筑物及对应的土地使用权。公司的投资性房地产均按照成本法计量,并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按其预计使用寿命及净残值率对建筑物计提折旧。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①公司将位于开封路88号部分房屋建筑物出租给百洋集团并取得相应的租金收入。公司按照租赁部分占整体面积比例,将该部分房产原值及累计折旧、以及对应的土地使用权原值和累计摊销转入投资性房地产核算。

  ②2015年1月起5个租赁年度,公司将青岛市市南区闽江路2号国华大厦A座25层三处房屋对外出租给青岛朗阁中嘉外语培训学校,并取得相应的租金收入,租赁用途为培训。当期公司将上述房产原值及累计折旧转入投资性房地产核算。该项租赁已于2019年1月停止。

  ③公司与中财瑞达(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署租赁合同,自2018年9月20日起2个租赁年度,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崇文门外大街3号1011、1012房产出租并取得相应的租金收入,租赁用途为办公;公司与广州市康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署租赁合同,自2020年11月起2个租赁年度将上述房产向其出租并收取相应租金收入,租赁用途为办公。

  (4)固定资产

  公司固定资产主要为房屋建筑物、仓储及机器设备、运输工具和办公设备与电子设备等。报告期内,公司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固定资产基本可满足业务需要,未大规模购置固定资产。公司固定资产折旧采用直线法并按其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在估计的经济使用年限内计提。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情况如下:单位:万元

  ■

  其中,截至2022年9月30日,发行人用于抵质押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13,167.66万元,主要为将不动产权证号“鲁(2022)青岛市不动产权第0025597号”、“鲁(2016)青岛市不动产权第0111540号”、“鲁(2016)青岛市不动产权第0112282号”、“鲁(2016)青岛市不动产权第0109573号”等房屋建筑物用于抵质押担保。

  报告期内,发行人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比较情况如下:

  单位:年

  ■

  综上,报告期内发行人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与同行业上市公司不存在重大差异。

  (5)无形资产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无形资产账面价值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公司无形资产主要为土地使用权及非专利技术等。其中,土地使用权系公司及子公司办公场所及仓库所在地的土地。

  2020年9月末,公司无形资产有所增加,主要系青岛百洋智心购买了“心肌细胞的分离试剂和分离方法”专利权所致。

  其中,截至2022年9月30日,发行人用于抵质押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为1,758.93万元,主要为将不动产权证号“鲁(2022)青岛市不动产权第0025597号”对应土地使用权用于抵质押担保。

  报告期内,公司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报告期内,发行人无形资产摊销年限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比较情况如下:

  单位:年

  ■

  综上,报告期内发行人的无形资产摊销年限与同行业上市公司不存在重大差异。

  (6)商誉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的商誉账面价值分别为593.12万元、596.47万元、596.47万元和69.48万元,占非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1.32%、1.30%、1.17%和0.09%,占比较低。

  公司商誉主要系公司于2017年收购北京万维51.00%股权而形成。2017年12月,公司将其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526.99万元。2022年8月,公司将其持有的北京万维全部股权对外出售,商誉相应减少。此外,2016年公司收购青岛纽特舒玛形成商誉66.13万元。2020年公司完成收购天津百洋,形成商誉3.34万元。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商誉不存在减值迹象,未计提减值准备。

  (7)长期待摊费用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的长期待摊费用分别为615.42万元、517.89万元、699.17万元和1,275.65万元,金额较低,主要是库房装修费用。

  (8)递延所得税资产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递延所得税资产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公司递延所得税资产主要是由于计提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以及下属子公司可抵扣亏损而引起的所得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而致。

  (9)使用权资产

  公司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企业会计准则21号租赁》(财会[2018]35号),在租赁期开始日,公司对租赁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2021年末、2022年9月末,公司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分别为3,782.31万元、19,449.16万元,主要为公司及子公司租赁的办公、仓储等场所及零售业务租赁的线下门店。2022年9月末,公司使用权资产增长较快,主要系本期公司新增了百洋智合、百洋诚达等子公司,租赁场所相应增加所致。

  (二)资产周转能力分析

  1、资产周转能力的财务指标

  报告期内,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及总资产周转率情况如下:

  单位:次

  ■

  注:2022年1-9月的周转率已经年化处理。

  报告期各期,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及资产周转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

  2、同行业上市公司比较

  (1)应收账款周转率

  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同行业上市公司比较详见本节之“七、财务状况分析”之“(一)资产构成及分析”之“1、流动资产”之“(2)应收账款”。

  (2)存货周转率

  公司存货周转率与同行业上市公司比较详见本节之“七、财务状况分析”之“(一)资产构成及分析”之“1、流动资产”之“(3)存货”。

  (3)总资产周转率

  ■

  注:2022年1-9月的周转率已经年化处理。

  报告期内,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处于行业合理水平,资产周转效率较高。

  (三)负债构成及分析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负债的构成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总负债分别为212,459.97万元、250,213.92万元、242,420.83万元和272,692.49万元,总负债规模呈现增长趋势。

  报告期内,公司的负债结构相对稳定,基本由流动负债构成,主要包括为补充流动资金产生的短期借款,以及业务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应付票据、应付账款,以及其他应付款等。

  1、流动负债

  (1)短期借款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的短期借款构成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其中:公司质押借款系公司以交易类应收账款或货币资金作为质押担保而取得的借款,抵押借款系公司以土地使用权及房屋建筑物作为抵押担保而取得的借款,保证借款系付钢、百洋集团、发行人母公司和子公司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取得的借款。

  其中,2020年末短期借款规模较高,主要因为当年受疫情影响下游客户付款周期有所延长,对发行人现金流带来一定压力,因此公司相应增加了短期借款的规模。

  (2)应付票据

  公司的应付票据均为银行承兑汇票,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付票据前五名对应供应商的详细信息及变动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的应付票据对象情况基本保持稳定,主要为支付中山安士的尚未到期兑付的银行承兑汇票。中山安士为发行人品牌运营业务中迪巧产品的供应商;除此以外,公司应付票据前五名对象主要为批发配送业务及零售业务的供应商。

  (3)应付账款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的应付账款主要为应付供应商货款,前五名对象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报告期内应付账款有所波动,主要是随着业务发展结算方式有所变化而致。

  (4)预收款项、合同负债及其他流动负债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预收款项主要为品牌运营业务预收经销商的货款,占流动负债比例较低。公司预收款项账龄基本在一年以内。根据新准则,公司2020年将原列报在“预收款项”科目中的款项根据其性质分别重分类调整至“合同负债”和“其他流动负债”科目列报。预收款项及合同负债科目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5)应付职工薪酬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付职工薪酬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报告期各期末,应付职工薪酬主要为公司根据薪酬政策计提尚未支付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和工会经费等。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付职工薪酬明细如下表:单位:万元

  ■

  (6)应交税费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的应交税费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公司主要缴纳税种为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

  (7)其他应付款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的其他应付款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其中,2020年末其他应付款项有所上升,主要为江西百洋日常运营过程所收取的保证金及押金;2021年末和2022年9月末其他应付款项主要为往来款和费用报销款,其中往来款主要为受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