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健 黄淑慧
截至7月2日,杭可科技、睿创微纳、天准科技、华兴源创4家科创板IPO企业公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发行公告》,经初步询价,发行人和保荐机构(主承销商)协商确定发行价格分别为27.43元/股、20元/股、25.5元/股、24.26元/股。整体看,发行价均位于机构报价区间上半区。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机构在科创板新股询价报价时会综合考虑基本面估值、筹码稀缺性等因素。从初期几家新股来看,由于供给相对较少,为保证中签,机构博弈因素对报价的影响比较明显,从而带来报价偏高。后续随着科创板新股供给增加,博弈成分对新股报价的影响将减弱,越来越回归依据基本面估值定价。
机构热情高涨
当前各方机构正在通过旗下产品参与科创板布局。汇丰晋信科技先锋基金基金经理陈平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根据公司已发布的公告,公司旗下现有基金大部分可参与科创板投资。由于科创板二级市场尚未开始交易,公司目前的科创板投资仅限于打新股。华泰证券资管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对科创板进行了积极布局,后续仍将加大产品布局力度。
“第一批新股询价公司全部参与,我们对于中签情况比较满意。”西部利得基金总经理助理、投资总监周平说。
机构参与科创板打新热情不断提升,最直接的体现是新股发行价格。某券商资管投资人士表示,从确定的发行价看,(下转A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