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连润
前4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6.1%,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持续上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调高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近期,多个信号折射出中国经济运行延续恢复态势。专家表示,随着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消费品以旧换新和提振房地产市场政策“组合拳”落地生效,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将持续巩固。
物流需求稳步增长
物流需求稳步增长是经济向好的一大信号。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至4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11.9万亿元,同比增长6.1%,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4月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6.6%,比3月提高2.2个百分点。
“综合来看,今年以来物流运行总体稳定,4月实现较快回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表示,下阶段,随着物流领域相关政策、资金支持等逐步落地,行业效益有望改善,物流市场主体活力将进一步激活。
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表现不俗。上海航运交易所数据显示,5月31日当周,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为3044.77,与5月24日当周相比,环比上涨12.63%。此外,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5月31日当周为1495.98,与上期(5月24日当周)相比上涨7.7%。
上海航运交易所周度报告显示,5月31日当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运输需求平稳增长,支撑市场运价持续上行。特别是北美航线和南美航线,由于运输需求增长,市场运价上涨幅度较大。欧洲航线、地中海航线受到经济复苏和地缘因素的影响,运价也在持续上涨。
IMF日前上调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IMF预计中国经济在2024年和2025年将分别增长5.0%、4.5%,与IMF在4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的预测相比,上述预测值均上调了0.4个百分点。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表示,随着前期各项宏观调控政策落地见效,国际组织和金融机构陆续调升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预期,这与中国经济增长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依然领先的看法是一致的。
(下转A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