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丽靓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董事长宋海良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建议加强城市“七网”融合顶层规划,研究编制城市“七网”融合指导意见。
在他看来,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并呈现“五大发展趋势”,即绿色低碳是基础底色、安全韧性是基本前提、智慧便捷是必然要求、集约高效是重要支撑、系统运营管理与融合发展是总体方向。顺应城市“五大发展趋势”,应充分发挥全局性、基础性领域的融合化合作用,大力开展能源网、交通网、数字网、水网、生态网、产业网、文化网“七网”融合的综合型、多元化系统解决方案研究,以产业、基建、生态为基础底座,一体集成创新、数智、绿色和人文等特征,通过“七网”融合让城市更智慧、更高效、更绿色、更安全,全面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宋海良建议,加强城市“七网”融合顶层规划。研究编制城市“七网”融合指导意见,科学指导各地在“多规合一”的基础上编制城市“七网”融合规划。加强各级各类规划间的衔接,做好城市“七网”融合与国土空间、交通运输、能源电力、城乡发展等统筹衔接,在统一规划前提下,有序引导项目实施,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系统性与协同性。将“七网”融合作为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出台针对性的金融支持政策,建立“七网”融合创新基金,以金融资本撬动技术布局和全链条创新。
完善融合发展工作机制。推动部委之间、部委与省市之间、央地之间的协同合作,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建立住建、发改、财政、交通、水利、工信、民政、广电、能源等多部门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城市“七网”融合重大行动规划与重点项目推进落地。发挥科研院所、行业组织、产业联盟等多元主体的积极作用,建立城市“七网”融合一体化规划设计、协同建设施工、统筹运营的工作体系。
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培育。组建创新联合体,打造“政产学研用”国际协作交流平台,结合未来能源、未来信息、未来制造等未来产业发展布局,共建“七网”融合技术创新中心,加快突破关键技术,建立健全相关标准规范体系,构建企业融通、上下游协同的产业生态体系,持续拓展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打造一批技术系统集成和创新应用示范,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他还建议,打造一批标杆示范项目。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机制和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结合城市更新、综合片区开发等不同场景需求特点,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为先行区,组织实施一批应用场景丰富、商业模式创新、技术路线多样的城市“七网”融合示范项目,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经验、工作机制、标准规范和评估指标体系,定期遴选发布典型应用场景清单和推荐目录,建立优秀案例和解决方案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