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07月27日 星期四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惩治力度全链条加大
打破财务造假“生态圈”
● 本报记者 昝秀丽

  ● 本报记者 昝秀丽

  

  泽达易盛及相关责任人员近期收到大额罚单,深大通、凯乐科技及相关责任人员等也纷纷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随着法治供给持续完善,“刑民行”立体式追责体系渐趋形成,一些财务造假的“害群之马”接连遭到严惩。

  专家认为,整治财务造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多部门群策群力,实施全过程监管。相关部门持续强化财务造假案件的“刑民行”衔接,加大对“关键少数”和中介机构的立体化追责力度,将有效切断财务造假利益链,打破造假“生态圈”。

  强化“零容忍”执法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继续强化“零容忍”执法,对财务造假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露头就打,形成强有力的震慑。

  数据显示,截至7月26日,今年以来已有近百家公司被立案调查,远超去年同期水平,原因多为这些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部分或涉及财务造假。同时,今年以来,A股市场已有50多人被实施证券市场禁入处罚,其中财务造假成为被罚主因。

  从近期财务造假案例特点看,有的财务造假贯穿于上市前后且持续多年,有的累计造假金额堪称“天文数字”。比如,7月5日摘牌的江西奇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上市前后连续八年实施财务造假;再如,江苏宏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至2021年期间,连续多年虚构交易、虚增收入和利润,并虚减负债,且累计虚减负债金额超过480亿元。

  “近年来,信披违规的查处频次和力度大幅提高,恶性财务造假面临重点打击,对上市公司及相关责任主体的信息披露要求也更为细致严格。在造假手法上,违规手法隐蔽复杂,财务造假从单打独斗型向内外勾结型转变等特征都成为有关部门重点关注的新动向。”上海久诚律师事务所律师许峰表示。

  证监会近期指出,将围绕全面实行注册制后的市场秩序和生态塑造,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管、稽查处罚的有机衔接,提升线索发现和案件办理效率,集中力量查办欺诈发行、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市场关注、性质恶劣的大要案。

  既“惩首恶”也“追帮凶”

  财务造假多发与部分中介机构“看门人”职责失守等不无关系,有关部门在打击财务造假过程中,既“惩首恶”也“追帮凶”,倒逼中介机构做好“看门人”。

  财务造假案不断暴露出部分审计机构缺位的问题。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近日裁定,正式确定追加康美药业的签字会计师为被执行人。此前,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在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中,因出具的审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执业证书被注销,同时被没收业务收入1425万元,并处以4275万元罚款。2022年7月21日,正中珠江的执业证书被注销,留下了未执行完的5000多万元罚没款“债务窟窿”。(下转A02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