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资管时代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07月24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货币政策储备足 降准降息仍有空间

  (上接A01版)从而保证一定的、正常的银行净息差空间,防止在商业银行领域出现过度风险积累。 

  “今年下半年尤其是第三季度,有关部门对价格型工具的使用可能会比较谨慎。”连平表示,下半年央行或适度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工具利率。在美联储加息进程基本结束后,不排除第四季度迎来小幅降息的可能性。

  天风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孙彬彬认为,降息窗口最早可能出现在第四季度。他分析,6月降息落地仅过去一个月,增量政策仍在研究推出的过程中,因此,近期再次降息的可能性不高。此外,考虑到海外加息进程尚未终结,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仍需关注内外均衡。

  疏通利率传导机制也是关键。于泽说:“通过多年改革,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市场化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构建了包括7天逆回购利率、中期借贷便利等央行政策利率体系,通过政策利率直接影响市场基准利率,从而影响市场利率。但该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尚存在一些堵点,需通过市场化改革疏通传导机制。”

  灵活运用结构性工具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灵活运用同样被寄予厚望。专家表示,加大力度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功能,或是后续货币政策发力稳增长的重点之一。

  近年来,结构性工具运用频率较高,同时,央行坚持结构性工具的有进有退。邹澜表示,对于实施期已经结束的政策工具,存量余额还将继续发挥政策效果,确保银行体系对相关领域的支持力度不减弱,必要时还可创设新的政策工具,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精准的金融支持。

  连平认为,为更好地协同财政政策,有针对性地支持经济运行中的薄弱环节,如中小微民营企业或个别困难行业,仍有适度创新推出再贷款等结构性工具的可能性。

  在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看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三方面存在较大创新空间。一是科技创新。可通过抵押补充贷款(PSL)、再贷款或发行政策性金融债等方式支持设立支持科技企业融资的基金。二是与新能源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公共设施贷款减息工具。

  还有专家认为,可加大对部分结构性工具的使用。罗志恒说,当前仍有不少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使用规模偏低,应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促进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普惠金融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