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01版)“目前消费场景的修复已基本确定,低基数效应将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带来同比高增速。”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认为,一旦就业、收入、预期、消费的改善链条有效建立,其乘数效应高、外溢影响大、延续性强,有助于扩内需、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
不会出现通缩
4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1%,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3.6%,价格走势备受关注。
付凌晖表示,价格低位运行主要是阶段性的,当前中国经济不存在通缩,总的来看,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缩。“随着经济社会恢复常态化运行,服务需求稳步扩大,旅游、交通、住宿、餐饮等价格涨幅回升,带动服务价格涨幅有所扩大。未来随着服务消费需求带动增强,价格回升也会推动核心CPI涨幅回归到合理水平。”他说。
展望下阶段,付凌晖分析,CPI同比涨幅阶段性低位运行还会持续。原因在于,需求的恢复相对于供给改善仍显不足,尤其是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外需的拉动相对于上年有所减弱。短期内市场需求对价格拉动相对有限。此外,还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下拉影响以及翘尾因素减弱的原因。
“总的来看,价格涨幅低位运行是阶段性的。随着扩大内需政策显效、经济活跃度提升,就业逐步改善、收入增加、消费信心增强、消费场景恢复拓展,将带动CPI涨幅回到合理水平。”付凌晖说。
PPI方面,付凌晖表示,国际输入性影响还会持续,国内市场需求仍在恢复中,部分工业品价格短期下行情况还会延续。但随着国内经济恢复,市场需求回暖,总的判断,下半年PPI有望逐步回升。
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今年以来,经济运行总体延续恢复向好态势。从4月当月情况来看,经济运行主要指标增速多数有所加快,有经济自身恢复好转的因素,也有政策效应持续显现的作用,当然也有上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影响。”付凌晖表示,总的来看,经济延续恢复向好态势。下阶段,经济运行保持稳定恢复有积极因素支撑。
付凌晖说,就业形势整体改善,消费和服务业企稳回升,有望成为二季度经济向好的重要支撑力量。
付凌晖分析,就业稳定改善,有利于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也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今年以来,随着消费场景恢复拓展,居民消费倾向逐步上升,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显著增强。下阶段,各项促消费政策进一步显效发力,新消费模式不断拓展,消费回升态势有望持续,将带动经济整体好转。此外,服务业恢复向好态势有望持续,将发挥对经济回升重要支撑作用。
植信投资研究院宏观高级研究员罗奂劼说,展望5月,经济数据会继续改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就业状况逐步向好,消费场景增多将推动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在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平稳恢复以及房地产投资企稳回升的带动下,投资将继续发挥“稳增长”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