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连润
3月份,可转债共发行22只,单月发行数量创出2021年1月以来的新高。专家表示,作为方式灵活、成本较低、效率较高的融资方式,可转债愈发受到企业青睐。在全面注册制环境下,可转债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容,满足多元化的投融资需求。
发行数量显著增长
Wind数据显示,3月发行22只可转债,与1月的3只、2月的4只相比,发行数量增长较为显著,也多于去年3月的18只。
票面利率下降是近期新发可转债的一大共同特点。Wind数据显示,3月发行的22只可转债的第一年票面利率介于0.20%至0.40%之间,平均为0.27%,与去年同期的0.35%相比,呈进一步下降的趋势。
“可转债是一种低息融资方式,债券票面利率较低。”专家表示,作为可转股的债券,当大部分可转债转换成公司股票后,公司实际需偿付的债券资金并不多;此外,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流程相对简单,募集到的资金用途限制较小,发行可转债对公司股价影响较小。
作为方式灵活、成本较低、效率较高的一种融资方式,发行可转债正愈发受到企业青睐,不少企业正积极推动可转债发行。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今年有143家企业公告可转债发行最新进展,可转债“后备”规模达2398.91亿元,其中计划发行可转债规模最大的上市公司是民生银行,计划发行500亿元。
3月可转债发行呈现出只数增多但单只规模减少的特征。数据显示,今年3月,22只可转债发行规模为259.28亿元,去年同期18只可转债的发行规模则达到406.21亿元。22只可转债中,发行规模最大的是山路转债,为48.36亿元;规模最小的是亚康转债,为2.61亿元。
2398.91亿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今年有143家企业公告可转债发行最新进展,可转债“后备”规模达2398.91亿元。
市场有望继续扩容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可转债市场余额已达8496.03亿元,存续债券只数为508只。业内人士预期,随着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落地实施,可转债市场发展也将迈入新的阶段。
华创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周冠南认为,全面注册制环境下,可转债发行条件放松,审批效率提高,公司发行可转债的意愿和数量或会进一步提升。例如在发行条件方面,主板上市公司删除了杠杆以及担保的要求;创业板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不再强调最近两年盈利的要求。“全面注册制下,主板上市要求有所放松,新股扩容有望拉动可转债发行增量。”周冠南说。
“未来可转债一级市场将持续火热,成为构建我国成熟高收益市场的重要力量。”中信建投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曾羽预测,在增加权益融资的背景下,可转债将成为优质民营企业再融资的重要工具,2023年发行量将达到2000亿元左右。
此外,周冠南提示,需关注市场流动性变化对小盘可转债的影响。另外,随着A股退市逐步常态化,投资者还需防范低评级可转债违约和退市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