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焦点·熔断机制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5年09月09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兼顾新兴市场特性

 专家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熔断机制最早起源于美国,是1987股灾之后为了控制股票交易风险的一种制度。8月24日,中国三大股指期货封死跌停板,而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在开盘后的几分钟内也迅速下跌超过1000点,道琼斯、标准普尔和纳斯达克三大股指期货在当日盘前交易中重挫,触发了“熔断机制”。不过,暴跌次日,恐慌情绪在美国市场得到有效释放,而中国市场的抛售潮没有止步。

 券商人士分析指出,我国拟推出指数熔断机制主要原因在于A股运行出现了诸多新特征,这是适应市场新形势的需要。整体来看,此前我国沪深300指数出现大幅度的涨跌并不多见,但今年6月下旬以来,不仅个股大幅波动明显,多个指数也出现频繁大幅调整。有统计显示,今年下半年以来,大盘指数涨跌幅超过5%的交易日已经达到12天,其中还有多日振幅超过7%。“极端市”频频出现,使市场开始出现熔断机制的呼声。“倘若可以早点推出熔断机制,类似于下半年以来指数的异常波动,以及由光大证券‘乌龙指’导致的指数异常波动等情况有望提早得到遏制。”

 熔断机制的推出时间显然超出业内预期。9月6日,证监会负责人答记者问时首次表示证监会正在研究制定实施指数熔断机制。次日,三大交易所即联合推出具体细则。专家表示,与美国规则不同,我国此次拟推出的熔断机制不仅针对下跌,同时对双向振幅进行约束。前述人士指出,这是因为该机制更有利于抑制过度投机和过度交易,在股市暴跌时充当“保险丝”职能,在股市暴涨时也起到稳定市场,防止市场情绪过于亢奋的作用。

 接近监管部门的权威人士指出:“整体来看,中国的指数熔断机制既借鉴和学习了先进市场的经验,又有效兼顾了中国资本市场作为新兴市场的特性。因此,既有利于对大幅度波动进行阶段性的情绪缓冲,又有利于在暂停交易期间进行评估,从而对投资情绪进行及时有效的疏导。”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