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货币/债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7年11月28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方金诚评级副总监俞春江:信用基本面呈改善趋势
本报记者 王姣

 □本报记者 王姣

 

 临近年末,信用风险事件迭出,信用风险暴露再度引发关注。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评级副总监俞春江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违约事件有所增多,但总体而言,市场对信用风险的担忧情绪并不重。目前来看,大部分发行人的信用质量将呈改善趋势,而在利率债调整难言结束的背景下,信用债收益率仍有可能处于高位。

 中国证券报:请点评一下近期发生的信用风险事件。

 俞春江:近期债券市场相对集中地发生了一些信用风险事件,对此有两点判断:其一,历史违约主体呈现出“违约惯性”态势,并有可能进一步趋于恶化。近期一些既有违约主体又有后续违约事件发生,如中城建、博源控股等。债务违约加剧了发行人经营和现金流周转的困难,对后续到期债券产生“违约惯性”,需警惕“违约惯性”的自我强化和恶化趋势。

 其次,首次出现AA+级主体“技术性”违约,可能挑动市场敏感情绪。11月21日,亿利集团发行的15亿元“14亿利集MTN2”到期,当日未能足额偿付债券本息。亿利集团公告称,此次违约为“技术性违约”,并于次日(11月22日)完成全额兑付。亿利集团目前经营和盈利尚未出现恶化迹象,合并报表口径的货币资金缓冲垫相对较厚,此次未及时兑付属于资金调度失误的可能性较大。不过,这是首次被两家评级机构评定为“AA+”的主体发生“技术性违约”,有可能挑动市场对“AA+”级主体的敏感情绪。

 中国证券报:为何市场对信用风险的担忧情绪并不重?

 俞春江:市场对信用风险的担忧情绪并不算重,主要有两点原因:第一,经过“违约潮”的冲击后,市场对信用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所增强。对于历史违约主体的“惯性违约”已有一定预期,有可能已提前消化;2017年新增违约主体明显减少,“亿利违约”虚惊一场,因而冲击相对减弱。

 第二,国内经济基本总体面向好,尤其是产能过剩行业去产能效果明显,带动企业的经营状况趋于好转。从统计局最新发布的工业产能利用率来看,三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仍保持平稳态势,同比明显回升,达五年来最高。其中,钢铁、煤炭领域产能利用率延续2016年以来的回升态势,装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持续高于工业水平。产能利用率的回升,表明企业的经营状况在逐渐好转,盈利能力有所提高。

 中国证券报:对信用债融资利率走势有何判断?

 俞春江:进入10月以来,利率债收益率出现较大幅度上行,带动信用债利差走阔、收益率上行。近期,市场的流动性相对趋紧,在季节性特征的影响下流动性趋紧的态势仍有可能强化,“资管新规”等去杠杆监管措施对信用债配置需求的心理影响或将提前显现。因此,尽管大部分发行人的信用质量将呈改善趋势,但预计信用债的发行利率大幅回落的可能性较小,收益率仍有可能处于高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