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两会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3月10日 星期一 用户中心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国投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国华:
科创投资需要胸怀还需要保持定力
● 本报记者 乔翔

  ● 本报记者 乔翔
  
  “发展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是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国华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将围绕培育和发展长期资本、耐心资本,针对科技创新领域投资阶段早、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从优化税收制度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在袁国华看来,通过进一步优化税收政策来支持创投机构集聚和发展,对于我国培育本土优秀科技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科创投资不仅需要胸怀,还需要保持定力,要坚定不移地做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袁国华建议,进一步强化各项政策供给,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扩大长期资金来源,同时进一步优化长期资本的税收政策,引导更多各类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袁国华分析称,基于当前合伙制创投在采取“先分后税”模式中选择“单一基金核算”和“年度整体核算”方式时遇到的现实问题,以及公司制创投企业政策惠及面有限等,建议全面考虑政策背景及企业状况,进一步优化税收政策,避免一刀切,扩大政策惠及面,支持创投机构寻找“潜力股”,同时发挥其示范效应,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创业投资、产业投资,壮大耐心资本队伍。
  2024年,上海对三大市属国资平台公司进行重新定位,形成金融控股+资产管理、存量运营+产业直投、基金管理+创新孵化的平台公司功能体系。其中,上海国投公司作为基金管理+创新孵化的专业平台,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于去年组建了千亿元规模的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和未来产业基金。
  “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和未来产业基金实现了当年设立、当年遴选、当年投资。”袁国华告诉记者,未来将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风向标、杠杆作用,带动更多资本投向战略性领域,对关键技术突破、产业链组织、科技成果转化形成长周期的支持模式。
  袁国华表示,上海国投公司正紧扣国资国企改革要求,聚焦新使命、新定位和新要求,保持战略敏捷和战略主动,加快构建三个特色体系。
  一是加快打造特色科创策源体系。坚守科技创新策源的前沿投资,从实验室的初始阶段到科技成果转化,提供科技创新加速度。面向全球科研产业,加快构建“大院、大所、大企、大家、大赛”特色科创策源体系。二是加快打造特色鲜明的三大先导产业和未来产业投资体系。加快布局一批战略性、关键性和功能性项目。三是加快构建特色基金矩阵体系,完善以三大先导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的基金矩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 1分 很不满意
    商品样式和质量都非常差,太令人失望了!
  • 2分 不满意
    商品样式和质量不好,不能满足要求。
  • 3分 一般
    商品样式和质量感觉一般。
  • 4分 满意
    商品样式和质量都比较满意,符合我的期望。
  • 5分 非常满意
    我很喜欢!商品样式和质量都很满意,太棒了!
点击星星就可以评分了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