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08月29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资金面阶段收敛
降准预期升温

  (上接A01版)过去两周,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周操作规模均超7000亿元。专家认为,鉴于月内剩余几个交易日地方债发行缴款处于高位,以及银行正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预计央行会保持较大力度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平抑货币市场波动。

  “往后看,资金面继续收敛的可能性较低。考虑到当前货币政策取向,DR007等进一步上行的概率不大。”黄伟平说,近期在税期高峰、地方债发行放量等时点,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已展现出呵护流动性的态度。

  冯琳预计,央行会继续通过较大规模逆回购操作给市场“补水”。“考虑到当前管理部门更加注重稳定市场流动性,估计月底前资金面进一步收紧的可能性不大,平稳跨月无虞。”冯琳说。

  近期发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示,加强对流动性形势和金融市场变化的分析监测,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和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明明预计,跨月结束后,DR007将重回7天期央行逆回购利率(1.80%)下方。

  业内热议降准

  进入9月,预计地方债发行缴款的影响仍难以避免,再考虑到季末、节假日、信贷投放等因素,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客观存在的较大“补水”需求或成为降准适时落地的催化剂。

  “年内第二次降息已落地,预计降准这一总量型政策会很快提上日程。”中银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朱启兵认为,降准仍有空间,其他流动性工具也将发力。

  “政府债券缴款叠加MLF到期压力,流动性供求缺口依然较大,年内降准仍有可能性。”明明分析,截至8月21日,今年新增地方债额度剩余1.3万亿元左右,且存在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的可能性,总的来看,地方债密集发行或持续一段时间,需要创造适宜的流动性环境。

  另外,有分析人士认为,从加强政策协同角度考虑,降准仍有可能性。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说,降准可向银行体系释放大量长期限、低成本资金,优结构、降成本,并强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预计四季度将实施一次全面降准。

  此外,温彬认为,年内继续降息的可能性不能排除,而引导银行存款利率继续下降的概率更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