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焦点·中国新经济地图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9月26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在“合”“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结合护航“创新之花”结出“产业之果”新制造更是“新智造”
国盾量子展厅展示的“墨子号”量子通信卫星模型。
本报见习记者 李宇宁 摄
● 本报记者 杨洁 吴科任 李嫒嫒
搭载“黑科技”的蔚来ET7,HRG展示的水下“千里眼”机器人,中国电科38所首次发布“巢湖一号”SAR卫星影像及应用……在刚刚结束的2022世界制造业大会上,这些闪亮全场的科技产品都来自“合肥制造”。
被民间称为的中国最牛风投城市,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合肥通过三次“押宝”,打造起“芯屏汽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大格局,已然成为中国新经济地图上的新制造坐标。如今,合肥正瞄准未来产业,开启了新一轮的竞争比拼。
“合肥模式”作为新制造的一条发展路径能否复制?中国证券报记者深入调研发现,合肥敢“赌”背后有着清晰的产业逻辑,本质是“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结合。合肥的“必赢”,靠的是其特有的“眼光”和“手艺”。
“未来3-5年,合肥将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实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