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J02版:基金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7月18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逆回购缩量、社融放量兑现后,货币政策会迎来转向吗?

  五、六月以来,在国内疫情趋势性好转以及政策持续发力背景下,A股市场迎来强势反弹,同时资金面的整体偏松,也为市场行情提供了“强劲助推力”。但短期随着高位板块性价比优势消退,市场一方面更加重视“业绩”线索的验证,另一方面也开始关注宏微观流动性的“边际变化”。流动性“甜蜜窗口”过后,配置上我们应该坚守赛道还是有所均衡?

  概括来说,货币政策“信号”不宜夸大,但政策预期引导不容忽视。如果说上周跨季后,央行连续5天30亿元缩量逆回购,一度引发市场对货币政策收敛的担忧,但“看价不看量”的原则以及疫情反复下,市场又回归平常心。那本周最新公布的2.5%年内新高的CPI数据,以及总量+结构“双靓眼”的金融信贷数据,带来市场关注度上升。

  一方面,今年通胀已成全球性问题,尽管近日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全球衰退风险加大,但国内CPI高点的数据可能9月才会到来,在此之前市场会对“宽货币”转向持续担忧。另一方面,6月新增社融、新增人民币贷款在总量继续加速增长外,融资结构也已出现大幅改善,其中企业中长贷大幅多增,首次成为2021年2月以来最大贡献项,同时居民中长期信贷降幅收窄,以及M2-M1增速剪刀差减小,均显示实体融资需求回暖。后续如果融资结构继续改善,经济活力继续增加,货币政策确实具备了中性回归的条件。

  整体而言,下半年货币政策面临的目标更加多元,既要稳增长,又要控通胀、还要兼顾全球紧缩的大环境下,货币政策“保持合理充裕”的超预期空间较窄。尤其7月美联储、欧央行加息在即,我国央行或要避免市场形成过度宽松的预期,股市流动性或阶段“降温”。不仅如此,一些热门板块在2个月急涨之后也累积较多的止盈需求,短期“上上下下”出现调整都在意料之中。因此在流动性“甜蜜窗口”过后,资产的配置需要更加均衡,押注某一赛道的策略波动风险将加大。但热门板块的“结构性景气”难能可贵的,“坚守赛道”依然是长期之道。

  

  (文章内容来源于富国策略团队;本文数据来源于wind,时间截至2022年7月12日。)

  —CIS—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