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J02版:基金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7月18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申万菱信基金沈科:
固收投资重在收益增厚、回撤控制
□本报记者 徐金忠

  □本报记者 徐金忠 

  

  申万菱信基金固定收益投资二部负责人沈科,是固收行业的老人,又是公募固收的新人。银行固收投资出身,转战外资银行、保险机构,是沈科的“科班经历”,由此,宏观分析、组合配置、策略增厚,在沈科身上汇集调和。

  固收投资如何确定自己的航向和航道?沈科的投资条理清晰:在风险收益目标指引下,搭建大类资产配置组合,在此基础上,动态调整大类资产配置比例,同时以交易策略力争增厚收益,这便是沈科固收投资的“道与术”。

  固收投资老人VS公募新人

  6月23日,沈科在公募固收投资上满“周岁”了。这样看来,沈科是公募固收投资的“新人”。其实,沈科是固收投资的“老人”。

  沈科拥有15年投研交经验。他曾任中国农业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交易员、深圳发展银行上海交易中心高级交易员、恒生银行财资部高级交易员。从银行体系离开后,他又曾任太平养老固定收益部总经理、平安资产管理公司债券事业部执行总经理。2021年6月加入申万菱信基金。

  沈科的经历在当下公募固收投资圏中越来越普遍。近年来,一大批拥有银行、保险等固收投资经验的投资经理,加入公募固收投资,为行业带来既熟悉又陌生的源头活水。但是,沈科在这一批“老新人”中,又是比较特殊的存在。

  用沈科自己的话说是“科班出身”,沈科的科班显然更为复合。在内资银行期间,沈科主要做自营盘的交易头寸,其专业训练集中在自上而下的宏观框架。在恒生银行期间,系统学习了外资银行的交易策略,并拓宽研究和投资的资产类别和“工具箱”。带着这样的经历到保险行业,沈科主要负责企业年金的投资管理,在负债端风险偏好偏低的环境中,资产配置和管理成为沈科专研的方向。

  这样复合的经历,带到公募固收投资,虽然公募固收自有其特点,但兼容并蓄的沈科驾轻就熟。

  “1和3”的“道与术”

  当然,驾轻就熟,并不是说可以一劳永逸,沈科通过投资实践不断精进,固收投资同样在变化。

  “策略非常丰富、投资者熙熙攘攘。”这是沈科总结的固收投资新变化。在具体现象层面,则更是如“万花筒”一般:策略五花八门、工具千变万化,固收投资的交易频率同样在信息丰富的环境下大为提升;在投资者层面,同样如此,虽然固收投资随着杠杆控制、信用控制,其收益波动的空间相对有限,但不同投资者在其中的诉求却极为多元,带来了市场资金的“去中心化”。

  不过,公募固收投资仍属于相对风格明晰的一块。沈科的理解是,固收投资应该以绝对收益为目标,这样其特征和要求就一目了然:收益增厚、回撤控制。通过组合投资和精细化投资,力争增厚收益;通过分散投资、风险管理,控制回撤。

  概括起来,就是沈科固收投资的“1和3”。

  “1”即一个中心目标——风险收益比,需要说明的是,这一个中心,当下绝不是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一侧的自我界定,而是与市场需求、投资者预期之间的共同决定,背后还关系到产品开发和设计能力。

  “3”则是投资三个层次:搭建大类资产配置组合,以此夯实基础,根据市场变化,动态调整大类资产配置比例,同时,以交易策略力争增厚收益。分门别类来看,组合配置考验基金经理对于市场的整体认知,沈科关注的核心有两点:市场在哪里?市场在交易什么?动态调整和交易,则是在整体认知之下的实践操作,即对于市场预期差的捕捉。

  沈科表示,在当下环境,固收投资想要领先市场“半步”已经非常困难。但是,体系和平台可以助一臂之力。在申万菱信基金,已经在搭建和完善的关键假设平台(Key Assumption Platform)正成为固收投资的“神奇助攻”。

  据悉,7月11日起,由沈科担纲的申万菱信绿色纯债基金开始发行。该基金投资于基金界定的绿色主题债券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绿债有发行主体评级高、违约风险相对较低的特点,而且回溯发现,绿债的投资回报具有较明显优势。”沈科表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