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J04版:财富视野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3月07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富通“固收+”团队:
让“固收+”
走出一条“平稳曲线”
□本报记者 李岚君

  □本报记者 李岚君 

  

  投资如战场,最厉害的战术就是能做到进退自如,能攻善守。

  尤其是“固收+”投资,绝非将股债简单相加,更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各取所长、攻守有道,实现1+1>2。海富通基金经理陈轶平和江勇就是这样一对黄金搭档。

  双基金经理的“配合战”

  陈轶平是固收基金经理,现任海富通基金固定收益投资总监兼债券基金部总监,负责这只基金的债券部分。江勇则是权益基金经理,2020年从知名基金经理杜晓海手上接手了这只基金的股票部分。

  大类资产配置方面,两位基金经理有意拓宽资产类别,寻找市场上性价比较高的资产来构建投资组合,稳定积累产品的超额收益。在他们看来,如果只专注在某一类资产上,很难在任意时间都取得绝对收益,因此覆盖的资产要较广泛,不同资产策略的关联度不高,每一个经济周期中,都能找到提供收益的资产。

  债券方面,陈轶平会对信用债、利率债、可转债三大资产采用不同的投资策略。首先,在信用债上,不做信用下沉,以短久期为主,提供比较好的流动性和比较稳定的收益;其次,在信用债提供的收益基础上,用小部分仓位做利率债择时策略,依靠较长久期的利率债去把握波段机会;最后,在可转债上,均衡并偏重中小市值公司,通过自下而上地深入挖掘,力求带来阿尔法收益。“相比于权益资产,可转债可选择范围比较小,流动性也没有正股好,更需要做分散配置。”陈轶平表示。

  在权益方面,江勇会尽可能通过择股降低波动。一方面,将精选经营稳健、具有核心竞争优势、风险收益匹配的上市公司,力争获取超额回报;另一方面,通过行业适度分散、风格适度均衡,以及控制单只个股的配置上限等来控制回撤风险。

  事实上,由于权益市场的投资属性,波动无法消除。江勇直言,“并非完全没波动,而是在牛熊市中都要争取获得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

  总体上看,近一年两位基金经理的组合保持接近“股债二八”的配比,变化不大。只有在某些特殊时间点会做调整,减少风险暴露。

  坚持绝对收益导向

  投资如攀岩,冒险前行容易跌入深渊。陈轶平和江勇在投资目标和路线上,早已达成默契。他们二人对于“固收+”的追求是“低回撤”,或者说更为“平稳的曲线”,定位于风险与收益略高于银行理财产品,去满足市场上大量的中低风险偏好需求。对很多基金经理来说,如何让“固收+”走出一条“平稳的曲线”,颇为考验功力。

  陈轶平和江勇坚持绝对收益导向。在他们眼中,绝对收益是双目标考核,既要在市场好的时候能跑赢,也要在市场不好的时候控制损失。“即便有了事前的各种保护措施,一个组合依然会遇到不确定性风险,这时候就必须执行严格的投资纪律。在投资纪律面前,我们的观点并不重要,毕竟绝对收益是最重要的目标。此外,相比单目标的相对收益投资,我们会放弃一部分收益上的弹性。”陈轶平说。反映到选股的角度,江勇直言,比起赔率,他在绝对收益策略中更看重股票的确定性。

  无论是债券还是股票,陈轶平和江勇都把风控的核心放在事前,热门赛道尽量不碰,估值和盈利不匹配的标的不买,不赚高风险下的收益。“我们在任意时间,都力争把回撤控制在2%以内,并没有某个起始点或终点。”陈轶平说,“投资的痛苦有两种,我们愿意承担踏空的痛苦,而不是回撤的痛苦。”

  收益的长期稳健与风险管理有很大关系。自2018年以来,海富通投资团队管理的海富通稳固收益债券,不仅连续四年带来了较可观的绝对收益和市场居前的同类排名,且每年回撤控制均优于同类平均水平。

  数据可以佐证这一事实,2018年至2021年,海富通稳固收益债券分别取得了4.94%、10.72%、7.87%、8.53%的绝对收益,远超每年业绩比较基准2.75%的收益率,年度排名均在同类前1/2。在这四年里,该基金的最大回撤分别为1.66%、1.64%、2.99%、2.29%,而同期偏债债券型基金平均最大回撤分别为4.37%、3.15%、4.39%、4.13%。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