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植基金 李洋 张敏
“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现象近年来受到市场关注,据中国基金业协会《2019年度全国公募基金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有将近60%的基民自投资基金以来没怎么赚到钱。产生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归结起来有三个:一是不会选基金,简单通过业绩或者名气来选基,将会面临基金业绩不可持续;二是不会合理配置,不具备专业能力,无法在整体账户上做好资产配置;三是追涨杀跌,频繁买卖,做不到长期持有。
为解决基民投资这三大痛点,公募FOF逐渐浮出水面。FOF通过资产配置、行情判断、专业选基、紧密跟踪来解决基民痛点。Wind数据显示,从2017年10月首只公募FOF成立,截至2021年末,公募FOF规模达到约2200亿元,规模连续3年保持100%以上增速。同时,公募FOF规模占公募非货币基金规模的比例逐年提升,由2018年的0.23%提升到2021年末的1.37%,这表明公募FOF投资价值越来越受到市场认可。
能得到投资者和市场认可,主要是源于业绩表现。通过FOF基金指数(代码931153.CSI)与中证基金指数进行比较分析,自FOF基金指数基日(2018年2月22日)至2022年2月23日,FOF基金指数的年化收益率为7.79%、最大回撤为6.69%、年化波动率为7.07%,同期中证基金指数(代码H11020.CSI)年化收益率为7.17%、最大回撤为12.73%、年化波动率为9.21%。对比可见,FOF控回撤、降波动能力尤为突出。FOF优秀业绩的背后是其深刻的投资逻辑。FOF本质上是将复杂的投资问题简单化,让投资者通过一个基金产品就能实现多资产、多策略的组合配置方式,在不降低组合预期收益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组合波动率,从而优化投资者持有体验,力争获得长期稳健回报。
截至目前,公募FOF产品数量超过250只,如何选择优质的FOF成为当下基民的关注点。我们将原有公募单基的评价筛选体系与FOF的产品特点相结合,探索公募FOF的评价体系,进而帮助投资者选择合适的FOF。
FOF的收益来源是配置和选基两部分,配置收益由基金经理对资产、风格、策略的战略布局和战术性调整决定,偏向自上而下的研究;选基收益则通过优选具有Alpha收益的子基金完成,偏向自下而上的研究。我们重点考察FOF管理人是否具备根据市场动态调整的资产配置能力、挖掘超额收益的基金优选能力和优秀的回撤控制能力。除了看FOF管理人的长期投资业绩,管理团队经验和资产配置能力同样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一方面,要关注FOF管理人、团队的投资经验,是否经历过多轮牛熊,能够把握市场大周期;另一方面,要关注FOF管理人的资产配置能力,FOF管理人需要将不同类别的大类资产进行长期组合配置,例如股票、债券、大宗商品等,同时需要结合战略资产配置和战术资产配置,因为资产配置能力一定程度上决定了FOF的长期业绩回报水平。
具体来看,我们会通过基金经理投资能力、基金产品绩效评价和管理人投资实力三个方面综合评价。基金经理方面,会重点关注其背景履历和FOF投研框架、过往管理FOF的历史业绩,更青睐具有社保、大型险资和专户FOF投资经验的基金经理,确保基金经理具有完整的FOF投研框架并沿用3年以上,通过分析其管理的FOF历史业绩以及操作,看基金经理的资产配置能力、选基能力和回撤控制能力,尤其是在极端市场行情下的应对经验以及日常投资中的风险控制措施。基金产品绩效评价方面,通过对年化收益率、夏普比率、最大回撤、波动率等指标赋予不同权重,进行加权得分在同类基金中按照百分比排名,选出兼顾收益和回撤控制的产品。管理人投资实力方面,看重管理人的整体非货币基金投资实力以及FOF管理规模、管理经验、投研团队建设,如公司整体投研能力同业排名、公募FOF管理时间、团队人员配置和背景、资产配置框架有效性等。
投资者还需关注FOF的产品类型,根据个人的投资需求去选择适配的FOF。公募FOF根据其产品性质可以分为普通型和养老型,普通型进一步根据权益仓位进行划分,我们一般通过基金半年报、年报公布的全部持仓进行穿透后综合计算实际权益仓位和债券仓位,如果权益仓位高于60%划分为偏股型,如果债券仓位高于80%划分为偏债型,其他就划分为平衡型。养老型进一步根据策略分为目标日期型和目标风险型。
随着我国居民对金融资产配置的比重上升,FOF可以作为缓解基民投资痛点的有效投资工具,助力居民进行更多元化的资产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