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J07版:基金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1年12月27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个中期趋势较明朗

  基于上述分析,桑俊认为,股票的长期投资价值主要体现为公司可持续的高质量成长。在当前背景下,超额收益机会将从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方向,即产业升级和消费变迁领域中诞生。

  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全球经济历经了冲击——修复——调整过程。目前来看,两个中期趋势已较明朗。首先,更加完善和可控的制造业成为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方向,有竞争力的产业才是居民消费可持续的必要条件;其次,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导向下,居民增加股票市场配置的趋势是长期的,财富管理行业方兴未艾,权益市场投资未来大有可为。

  “当前,金融行业的表现主要反映的是财富管理业务的重估,金融行业的系统性机会有待于未来经济增长的企稳回升。半导体、新能源、稀土等行业是中国产业升级的核心,长期增长空间依然较大。”桑俊认为,当前中国制造业处于全球产业链中下游,存在后发优势。中国正在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业附加值。未来3至5年,在全球推进“碳中和”大背景下,中国如果能够在未来能源成本上占据优势,制造业就会出现系统性优势,新能源有望成为中国最具有竞争力的产业。

  桑俊指出,按照2020年的数据,中国以全球19%的人口贡献了全球17%的GDP。中国依然是一个特色鲜明的工业化国家。从过去五年时间来看,随着服务业占比逐步提升,单位GDP能耗明显下降。

  “虽然‘碳达峰’‘碳中和’是近段时间才提出来的,但中国很早就在提高新产能的利用效率,限制落后产能投放。”桑俊认为,从中长期角度看,“双碳”目标对绝大部分行情都会带来“从量变到质变”的深远影响。对很多传统行业来说,如煤炭、钢铁、水泥等,在“双碳”发展趋势下,需要淘汰一些落后低效产能。随着新增产能投放下降,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少数公司的市场定价权会有所提升。这些公司有望成为长期可持续竞争优势不断加强的标的。比如,中国具备完整的光伏产业链,绝大部分环节市占率超过70%,已经具备相当的比较优势;在化工领域,虽然比较难以通过压缩整个传统的技术流程来促使行业出清,但目前国内已开始通过一些环保材料的推广和使用来提高行业效率。

  “在这一趋势下,需要用一些差异化视野去看待投资。比如,某些传统的能源类龙头企业是否在‘碳中和’趋势下通过改进技术来提升效率,从而实现产能、市场定价能力进一步提升。如果具备这样的格局,这些公司的估值水平和净资产回报率应该会具备长期提升空间。这些类型的公司应该纳入研究视野里面来。”桑俊说。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