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1年11月24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业农村部:调动龙头企业
参与特色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积极性
● 本报记者 潘宇静

  ● 本报记者 潘宇静

  

  11月23日,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孙好勤在农业农村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充分调动科研机构和企业,特别是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地方特色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的积极性,加大开发利用力度,加快培育一批高产高效、绿色优质、节水节粮、宜机宜饲、专用特用突破性新品种。

  会上,孙好勤在回答中国证券报记者关于种质资源库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时表示,目前在159个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中,88%以上是由企业来承担的,充分彰显了企业在资源保护和利用中的重要作用。

  种质资源库是“国之重器”

  孙好勤表示,目前,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已于9月份完成建设并投入试运行,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库7月份已批准立项,国家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10月份已正式投入运行。

  孙好勤向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作物、畜禽、海洋渔业三大库的建设进行部署,国家种质资源库是确保我国农业种质资源长期战略保存的重要设施,对于应对各类自然风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国之重器”。

  孙好勤表示,中央印发的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将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列为首要行动,把种质资源普查作为种业振兴“一年开好头、三年打基础”的首要任务。从今年开始,中央财政新增资金1.15亿元,用于保护159个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这些资源“国宝”从此也有稳定的口粮。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保护优先,高效利用,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原则,要实施国家和省级两级管理,建立国家统筹、分级负责、有机衔接的保护机制,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承担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任务。

  “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库已经正式批准立项,明年将在位于北京的中国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保存容量可突破2500个品种,超低温保存精液、胚胎、细胞等遗传材料可以超过3300万份,届时也将位居世界首位。”孙好勤说。

  分布在全国各地

  除了上述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库建设情况外,孙好勤还介绍了国家更为多元和广阔的种质资源布局情况。其中,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在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新库2019年2月开工建设,今年9月份建成并投入试运行。

  新库有三个特点:一是容量大。总容量达到150万份,保存能力从目前来讲位居世界第一,可以满足今后50年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安全保存、鉴定挖掘和新品种培育等重大需求;二是保存方式完备。基本实现了种子的低温、超低温保存,还可以保存试管苗和DNA,覆盖了世界上所有植物种质资源保存方式;三是技术先进。保存技术达到或者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标准,保存全过程实现了智能化、信息化,种子贮藏寿命可以达到50年,超过欧美等发达国家。

  目前,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体系涵盖了1个长期库、1个复份库、10个中期库和43个种质圃。长期库是已经建成的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新库,主要负责长期战略保存的任务,是整个保存体系的核心。复份库建在青海,承担着备份保存任务。中期库分布在北京、黑龙江、河南等8个省市,负责对外分发共享,以及向长期库、复份库输送资源。还有种质圃,布局在全国38个科研院所和高校,主要是解决果树等无性繁殖作物种质资源保存问题。

  “普查收集是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第一步,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再利用,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和产业优势。”孙好勤表示。

  农业农村部目前正在推进资源登记工作,推动发布可供利用的种质资源目录,通过构建资源信息系统,实现种质资源共享的数字化、信息化,让科研单位、企业和育种家知道种质资源有哪些、在哪里、怎么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