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1版:2021中国保险业发展论坛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1年05月19日 星期三 用户中心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路高质量发展
紧抓养老金融新机遇
● 本报记者 戴安琪 王方圆

  ● 本报记者 戴安琪 王方圆

  

  由中国证券报主办的“立足新阶段 构建新格局——2021中国保险业发展论坛”5月18日在北京举行。在圆桌论坛环节,多位保险及保险资管行业高管围绕“探路高质量发展 激发内生动力”主题作了精彩纷呈的观点交流和碰撞。

  参与讨论的嘉宾认为,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新的机遇使保险业正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应紧抓养老金融等领域新机遇,在持续创新的变革中开拓新局。

  本次圆桌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保险系主任魏丽主持,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黄秀美、平安资管副总经理张剑颖、中英人寿总裁俞宁、太保资产总经理助理、董秘殷春平和中华联合人寿首席投资官孙刚参与讨论。

  积极支持实体经济

  “只有落实国家战略、支持实体经济、激发内生动力,才能更好发挥保险资金的优势。”黄秀美表示,寿险资金的特点是规模大、期限长、整体风险偏好低,而落实国家战略,支持实体经济,促进民生建设,恰好也需要寿险资金的投入。二者可以实现天然、高度的契合。

  此外,黄秀美认为,作为国内寿险行业的龙头,落实国家战略是职责所在。在落实国家战略的同时,寿险公司也获得了内生动力。

  殷春平也谈到,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实体经济是保险资金的强项。当前不少区域经济和重点产业的发展需要资金支持,而这恰是保险资金一直以来做的事。“十四五”规划下,保险资金可以找到例如ESG等投资机会。

  金融科技是重要手段

  展望未来,张剑颖表示,金融科技是提升保险资管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保险资金的负债具有长久期的特点,但整个宏观环境,包括国内外形势、汇率、跨境市场等风云变幻,这对保险资金的资产配置提出很大挑战。在此背景下,保险资管公司不仅要提升投资专业能力,更要让投研团队在研究及决策过程中有控制风险、提升下限、增加胜率的工具。而金融科技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和赋能的手段。

  俞宁则从养老市场的机遇阐述了其观点。他认为,未来,无论是寿险公司还是资产管理公司,在养老市场竞争时,都要注重打造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关注长期稳健回报的投资品种。在他看来,寿险公司可以从两方面发力:一是产品端方面,抓住养老的服务,当前大家关注的不仅是老年时期的医疗、照护,也有旅游、学习和购物等需求。一些高端客户希望在养老照护、旅游、购物等多方面都可以得到保险公司的服务。二是投资端方面,寿险资金具有天然的长期性、稳健性的特点,而客户对养老金的规划也更倾向于稳定的投资品种。

  孙刚亦认为,在老龄化社会中,寿险公司存在巨大机遇,可以从老年人的健康生活、心理咨询等多方面进行探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 1分 很不满意
    商品样式和质量都非常差,太令人失望了!
  • 2分 不满意
    商品样式和质量不好,不能满足要求。
  • 3分 一般
    商品样式和质量感觉一般。
  • 4分 满意
    商品样式和质量都比较满意,符合我的期望。
  • 5分 非常满意
    我很喜欢!商品样式和质量都很满意,太棒了!
点击星星就可以评分了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