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资管时代·基金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1年01月29日 星期五 用户中心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银瑞信单文:
寻找高质量成长股
● 本报记者 李惠敏

  ● 本报记者 李惠敏

  

  “高质量的成长股有望持续为投资组合贡献业绩。受益于政策倾斜和产业景气周期向上的科技产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以科技为代表的泛成长股机会较大,从中长期看具有很高的配置价值。”工银瑞信基金基金经理单文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据悉,由单文担纲的工银瑞信创新成长混合型基金将于2月1日起发行。

  信奉成长风格

  对于投资组合的构建,单文有自己的想法。从其管理产品持仓来看,前十大重仓股占比较低,整体持仓也颇为分散。但即使如此,单文管理的工银瑞信信息产业混合的夏普比也高出同类成长主题基金。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选择相关系数不高的行业来构建组合。

  他说:“我信奉成长风格,高质量的成长股有望持续贡献组合业绩。但是,以TMT为代表的高成长行业受风险偏好和流动性影响,波动较大。在此过程中,选择消费和医药等偏稳定风格的企业来平滑组合波动。”

  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单文认为,优质企业的成长性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在每轮技术创新中,竞争力强的企业能获得比同业更快的增速,同时也有能力通过内生增长克服系统波动,创造超额收益。”他以2014年至2019年的消费电子产业链为例,该行业最初格局分散,但长期来看,兼具基础创新力、成本把控力的企业最终增速显著超过行业整体水平。

  更具体地看,对于不同领域,单文指出需要细分筛选标准,不仅仅是从估值水平、盈利能力、盈利质量、盈利波动和增长来源等因素考虑。他表示,以硬科技为例,需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既要验证终端消费者、产业链的需求,还要验证技术、工艺、客户与管理带来的壁垒。在高成长赛道中,筛选产业议价能力强、业绩兑现确定性高的企业。而软科技则不相同,需要从空间、壁垒等多维度讨论。

  在单文看来,基金经理的投资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投资就是基金经理的自我修行,改善自己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把对投资的思考反映到投资行为上。若以上思考恰好可以正确解释符合当前市场的某一特点,就能在最终结果方面取得一定回报。他强调:“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要保持很好的进化能力。”

  科技板块具长期配置价值

  就是在这样不断思考、进化的过程中,单文所管理的基金得到了不错的回报。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工银瑞信信息产业混合的年度净值增长率达120.57%,在TMT与信息技术行业偏股型基金中位居第一,跑赢同类平均收益率近一倍。拉长时间周期来看,截至2021年1月8日,工银瑞信信息产业混合过去三年收益率高达200.39%,大幅跑赢同类平均收益率。

  在工银瑞信创新成长混合的定位上,单文表示,受益于政策倾斜和向上的产业景气周期,科技产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以科技为代表的泛成长股机会较大,契合了中国经济转型和未来效率提升的路径,从中长期看具有很高的配置价值。

  展望后市,单文认为,2021年存在两大核心变量。一是基本面方向。2021年是经济从低基数复苏的一年,经济整体增速较快。在此过程中,行业结构、基本面因子、利润增速等因素或是较大的变量。二是流动性因素。2020年市场的上涨主要是由流动性宽松驱动的估值提升,而在2021年尤需关注经济复苏程度和流动性之间的变化,但整体而言,流动性因素是因变量,将视经济复苏而抉择。

  对于后市行情的把握,单文聚焦产业长期趋势明确、景气度上行的优质企业。对此,重点关注5G、云计算、云游戏和半导体等行业。

  他表示,长期来看,5G作为新一代基础设施,对科技领域有长周期的拉动,基站、终端、内容等主要环节中,中国都有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云计算正逐步改变企业IT支出方式,过去十年增速远高于同期IT支出增长率,并有长周期增长潜力,当前全球云计算行业以10%左右的速率稳步增长,渗透率接近6%。从渗透率和应用成熟度来看,中国云计算发展相对滞后,目前维持30%以上的高增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 1分 很不满意
    商品样式和质量都非常差,太令人失望了!
  • 2分 不满意
    商品样式和质量不好,不能满足要求。
  • 3分 一般
    商品样式和质量感觉一般。
  • 4分 满意
    商品样式和质量都比较满意,符合我的期望。
  • 5分 非常满意
    我很喜欢!商品样式和质量都很满意,太棒了!
点击星星就可以评分了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