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2版:第三届中国股权投资金牛奖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9年12月23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祥峰投资
管理合伙人 郑俊聪

  浙商创新资本

  总经理 龚伯勇

  股权投资是一场马拉松,从事股权投资行业一直以来是“胆战心惊”的,只有专业的人才能做,前几年的中国全民PE时代是不符合行业属性的。

  一方面,投资是价值发现的过程,价值发现需要冷静的心态,投资还要看本质,通过企业自身发展和行业发展来赚钱,不能关注退出渠道来投资,最主要的是好行业、好资产、好价格。我们在上市和退出等资本方面很有优势,投资不仅要发现价值,更要创造价值。

  另一方面,投资需要道德风险意识很高,需要投资人的秉性是纯良的。很多人是盲目扩张,而不是考虑为投资人创造利益;投资不能做一二级市场套利和资本泡沫,我们还是要服务实体经济。我们是赚“认知变现”的钱,赚价值发现和价值创造和行业认知的钱,而不是赚“关系变现”和“市场变现”的钱。

  华软资本

  总裁 江鹏程

  感谢金牛奖评委的认可,也感谢广大客户长期以来的支持和信任。我们倍感荣幸,也深感肩上的责任与使命。

  华软资本致力于成就领先的科技金融旗舰,聚集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文教健康等为主要投资方向,专注于打造团队的主动投研能力,全力支持科技企业和创业者,与创业者共成长,将责任融入投资,肩负起为客户创造价值的重大使命。

  投资知易行难,公司在十余年发展过程中曾面临诸多挑战,我们始终坚持做正确和有能力做好的事情。专注于投资我们所擅长的领域,不盲目跟风,不随波逐流。秉承专业服务态度,关注的不是企业业绩的短期波动,而是其综合业务能力、发展前景、资源配置等基本面,深入聚焦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问题。展望未来,我们信念坚定,信心满怀,有愿力、有能力为客户创造更加可观的投资回报。

  深创投

  董事总经理 曹旭光

  这已是我个人从事创业投资行业的第21个年头,总体感觉是这几年做投资越来越难了,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投资的成本越来越高,投资机构的投资阶段越来越往早期迁移,通过企业的快速成长,实现投资人的投资的增值,真正回归价值投资;二是退出渠道偏窄,多数仍以IPO为主,不利于资金快速回笼;三是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投资人要有全球化的视野来判断项目,这就需要投资人学习了解更多的知识和全球的行业发展动态;四是现代社会变化越来越快,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我们需要预判未来3-5年的技术和消费趋势,这也无形中增加了难度。

  未来的投资我认为应该更加专业化,回归价值投资,投资人应该通过专业化的研究去预判未来3-5年甚至10年可能的技术发展趋势,大家的消费习惯等,找到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硬科技的优秀团队,投资他们并和他们一起成长,才有可能获得较大的成功。因此,深创投的口号是:发现并成就伟大企业!

  盛景嘉成

  创始合伙人 刘昊飞

  感谢金牛奖评委的支持,作为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资人,获得荣誉的同时也意味着我们肩负了更多的使命。

  首先,价值发掘。我们要对科技领域的创新有更高的敏感度和更深刻的理解,并对真正有价值的创新有辨别能力。其次,长期主义。我们要关注大周期变化带来的大机会,不受短期资金繁荣或萧条的影响,把眼光放的长远,格局越大,通过投资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也就会越坚定。第三,增值赋能。我们应该注重于帮助有核心技术能力的科技企业成长好。透过赋能增值去帮助企业往更好、更健康的方向去发展。

  以上这三点,我认为是创新科技投资人的使命。再次感谢金牛奖评委对盛景嘉成的认可,这将会进一步激励我们锐意进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更多致力于投资兴国的企业家和投资人一道,支持下一代科技与人文精神的进步,将自己的力量投入到建设未来世界的美好愿景中。

  作为一家早期风险投资机构,祥峰投资坚持做创业者长久的伙伴,为投资人创造长期的回报;作为一家扎根中国市场10年之久的外资机构,祥峰投资积淀了丰富的本土投资经验,积极运用全球化的网络资源,为最卓越的创业者们提供持久的助力。

  第一,祥峰过往业绩源于专业的投资团队,精准的投资策略,以及对未来趋势的敏锐判断;第二,祥峰投资当下的发展进入到一个重要历史阶段,早年储备的优质项目陆续浮出水面,如A轮领投企业地平线成长为全球估值最高的AI芯片独角兽,本次入选最佳IPO案例的微芯生物也是我们A轮就进入的企业,为投资人带来超300倍的高额回报……祥峰投资正进入集中收获期;第三,祥峰投资持续看好中国股权投资市场的未来,在今年完成了新一轮大规模的美元基金募集,用于投资中国高科技和大消费的高成长性企业,尤其是进入科创新时代之后,祥峰会进一步加大投资,用扎实的业绩回报投资人,回报中国股权投资市场。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