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公司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9年08月14日 星期三 用户中心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船科技拟21.1亿元收购海鹰集团100%股权
□本报记者 杨洁

  □本报记者 杨洁 

  

  8月13日晚,中船科技公告,拟以21.1亿元交易价格分别向中船集团、中船电科发行股份购买海鹰集团41.65%股权、58.35%股权,同时,公司拟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11.2亿元。交易完成后,海鹰集团将成为中船科技全资子公司。中船科技在保持原有工程设计和承包业务的基础上,将新增水声探测装备和各类电子设备的研制、生产和销售业务,扩大主营业务范围,布局高科技及军民融合新型产业,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收购符合战略布局

  公司拟向中船集团和中船电科发行股份购买其合计持有的海鹰集团100%股权。中船集团直接持有公司37.38%股份,间接持有公司3.90%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中船电科为中船集团控制的下属公司。中船集团和中船电科是公司的关联方,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构成关联交易。海鹰集团100%股权的交易作价为21.1亿元,中船科技股份发行价格确定至7.42元/股。本次交易前,中船集团合计持有上市公司41.28%的股权,是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本次交易完成后,中船集团合计持股达到57.64%。

  目前,中船科技主要业务系以公司全资子公司中船九院的工程设计、勘察、咨询及监理、工程总承包、土地整理服务等业务为主,其服务的行业包括船舶、机械、建筑、市政、环保、水工等行业。而海鹰集团主要业务为水声探测装备和各类电子设备的研制、生产和销售,具体产品包括水声探测装备等军品领域产品和海洋监测仪器设备、医疗超声诊疗设备、机电设备等民品领域产品,业务类型丰富,领域覆盖军、民品,其产品、技术均在市场上有一定规模与优势。

  中船科技称,此次交易也有助于公司提高盈利能力。假设此次交易完成,中船科技2018年的备考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36.77亿元、1.7亿元,与交易前相比,变动率分别为12.65%、160.19%;中船科技2019年1—3月的备考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5.80亿元、1.05亿元,与交易前相比,变动率分别为10.7%、23.21%。交易方案规定了业绩承诺,海鹰集团下属3家全资或控股公司包括海鹰工程装备100%股权、海鹰加科95%股权、海鹰国贸100%股权,在2019年—2021年承诺业绩合计分别为1715.93万元、3130.41万元、4098.30万元。

  中船科技表示,通过此次重组,公司将注入水声探测装备和各类电子设备的研制、生产和销售业务,实现在高科技和新产业方面的战略布局。

  配套募集11.21亿元资金

  中船科技还拟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20%,即1.47亿股,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11.21亿元,将用于智慧海洋—水下探测装备产业化军民融合建设以及海洋无人系统智能载荷研制保障条件建设等项目。

  中船科技表示,重组完成后,海鹰集团在上市公司的统一管理下,与中船九院进行相关资源、渠道、技术等方面进行优化整合,有利于上市公司打造高科技、新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平台。

  此外,本次交易也符合中船集团的总体规划。根据《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纲要(2018-2050)》的总体规划,中船科技定位为中船集团旗下高科技、新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平台,主要发展方向为促进军民融合发展、发挥集团整体优势定位,做大做强做优应用产业。本次重组注入水声探测装备和各类电子设备的研制、生产和销售业务,符合中船集团的战略布局和中船科技的发展使命,有利于上市公司完善应用产业链,通过业务多元化提升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国有资本。

  而根据《中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8-2025年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到2025年,中船科技要全面建设成为中船集团高科技、新产业的多元化平台型管理公司。中船科技控股股东中船集团也正在与中船重工筹划战略性重组。此前,中船集团、中船重工下属上市公司已进行了相关公告,并表示,有关战略性重组的方案尚未确定,方案亦需获得相关主管部门批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 1分 很不满意
    商品样式和质量都非常差,太令人失望了!
  • 2分 不满意
    商品样式和质量不好,不能满足要求。
  • 3分 一般
    商品样式和质量感觉一般。
  • 4分 满意
    商品样式和质量都比较满意,符合我的期望。
  • 5分 非常满意
    我很喜欢!商品样式和质量都很满意,太棒了!
点击星星就可以评分了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