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两年前美国转向贸易保护主义之后,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相对于经济增长率,不论是跨境投资、贸易、银行贷款还是供应链都已经呈现萎缩或停滞不前的现象。贸易全球化已逐渐让位于一个低迷的新时代术语,即一位荷兰作家所创造的“全球贸易放缓化”。
1990年至2010年是贸易全球化的黄金时代。彼时,随着货运成本、通讯费用的降低、关税减免和金融系统的开放,全球贸易量不断增长,投资者十分活跃。不过,过去十年来,全球化已从光速发展放缓至蜗牛之速,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货运成本停止下滑;跨国公司日益感到全球化扩张过于烧钱,同时经常遭到本土竞争对手的“生吞活剥”;国际贸易活动正逐渐转为提供服务,从而不利于跨境销售,换言之,理发剪可以用集装箱出口,但发型师的出口难度就大得多。
自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以来,关税问题举世瞩目。同时,全球商业规则正在被重写,一直以来通行的投资者和投资公司无论国籍都应被平等对待的原则正遭抛弃。各国都在忙于收回本国资本,同时加强对海外投资的审查工作。
2019年各公司的长期投资计划可谓影响全球贸易的重中之重。很多公司迫于贸易风险和不稳定的贸易规则,已开始减少对某些地区及产业的投资。现在有迹象表明,这种调整已经开始。2018年跨国公司的全球跨境投资额已下降了20%。
新的全球贸易形势将不同以往。全球贸易放缓化将使得区域内的联系更为紧密。无论北美、欧洲还是亚洲的供应链都将更加青睐于家门口的供应源。自2011年以来,亚洲和欧洲已经开始以区域内贸易为主,此类贸易所占份额也是逐年上升。2017年,亚洲公司的海外销售市场更多限制在本地区之内而非美国。
好在这种新的贸易形势并未使人们的生活水平遭到毁灭性打击。各区域市场足够繁荣,自1990年以来,全球共12亿人摆脱了极端贫困。没有理由认为,穷人的比例将再次上升。西方消费者将继续从全球贸易活动中获得很大的净收益。从某种程度上讲,区域内贸易整合将进一步加强。
当然,全球贸易放缓化不可避免会带来不利影响。
其一,会给全球经济带来新的难题。在1990年至2010年的贸易全球化黄金时代,新兴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日益缩小。而在贸易放缓化的大背景下,新兴国家不得不与发达国家进行抗争,以争取贸易机会。而且,未来更趋于区域化的贸易格局仍将面对一个全球化的金融系统,因此贸易活动还将受制于华尔街及美联储的一举一动。很多国家尽管减少了与美国的贸易联系,但仍会受到美元利率的影响,很容易导致金融动荡。
其二,贸易放缓化并不会解决全球化所带来的问题。在区域贸易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并不能有效解决西方国家的就业问题,同时,缺少了全球化合作,也会令气候变化、移民及避税等问题更难解决。(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