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9年01月31日 星期四 用户中心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理财转让”走俏
配套监管细则待明确
□本报记者 彭扬 欧阳剑环

  □本报记者 彭扬 欧阳剑环  

  

  “银行理财也能转让?”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关注到不少投资者发出这样的疑问。目前,不少银行搭建理财转让平台。在封闭式理财持有期间,投资者若需提前支取理财资金,银行允许其将理财产品转让给第三方,并提供相关转让服务。

  专家认为,资管新规要求非标投资期限匹配,今后银行理财期限将逐渐拉长。通过转让系统增强理财产品流动性,更有利于吸引投资者与资金,但仍存在部分风险点。随着监管规则逐步完善,跨行转让可能将成为发展趋势。

  理财转让业务成“香饽饽”

  当前,多家银行推出理财转让业务,包括民生银行、浙商银行、宁波银行等。在多家银行APP上,理财转让系统入口一般位于银行理财页面的显眼处,进入后可看到当前正在转让的各项理财产品及具体信息,包括产品名称、折算参考年化收益率、转让金额、剩余天数等。

  从具体操作看,某股份行理财经理介绍,该行距起息日和到期日超过7天的预期收益类理财产品都可以转让。价格为本金+利息,由转让者自定,最高不得超过本金+持有期限的收益,最低可降至本金,受让人购买之后,最终获得的是全部期限本金和利息。普通投资者不能承接高净值和私行客户转让的理财产品。

  对转让速度,该理财经理表示,转让速度取决于定价高低,银行只提供转让平台。客户如果实在着急用钱,会建议多让利,收益高于目前的理财,转让起来肯定更容易。

  从转让模式看,浙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浙商银行理财转让共有一口价转让、协议转让、竞价转让3种模式,客户可根据自己的资金需要,分拆、定向或竞价转让持有的理财产品,价格自主设定、转让信息实时展示、成交快且转让资金实时到账,暂不收取任何手续费。

  当前,理财转让颇受投资者青睐,借助这一转让平台,投资者可买到期限短、收益高的理财产品。多位投资者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如收益够高且期限合适,还是很愿意“捡漏”理财转让的产品。

  上述负责人表示,2015年8月,浙商银行在业内率先推出网上个人理财产品转让服务。在推出当年,理财转让即成交超1500笔,交易金额超5亿元,转让成功率超95%。经几年发展,目前每天平均交易量有上千笔,交易额达数亿元。

  兼具高收益与高流动性

  专家认为,转让业务推出使理财产品兼具高收益性与高流动性,对于银行和投资者来说可谓“双赢”。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赵亚蕊表示,理财转让多以流动性不足的封闭式产品为主。这一业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银行封闭式产品流动性不足问题,有效实现流动性和盈利能力平衡,能更好地吸引投资者,有助于拓宽银行业务渠道。

  在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看来,当前不少银行设置理财的转让和质押,一个重要考虑就是资管新规要求非标需期限匹配。过去,很多银行主要是发短期理财产品,用资金池运作可投资很多中长期资产。

  在此情况下,李奇霖认为,一种方式是让负债久期拉长,另一种方式是让资产久期缩短,但资产久期缩短意味着产品收益率吸引力会下降。负债久期拉长,投资者又未必都会喜欢,所以最好办法就是让该理财产品能流转和交易,这是很多银行搭建理财转让平台的原因。

  “通过大力发展理财转让业务促进银行理财发行增长,是银行破解负债荒的一次尝试。”中信证券固收首席研究员明明认为,银行理财产品在享有较高收益的同时,由于不可提前支取,存在流动性较差的缺点,因此许多流动性需求较大的投资者纷纷转向其他流动性高的产品。(下转A02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 1分 很不满意
    商品样式和质量都非常差,太令人失望了!
  • 2分 不满意
    商品样式和质量不好,不能满足要求。
  • 3分 一般
    商品样式和质量感觉一般。
  • 4分 满意
    商品样式和质量都比较满意,符合我的期望。
  • 5分 非常满意
    我很喜欢!商品样式和质量都很满意,太棒了!
点击星星就可以评分了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