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01版)有机构人士表示,其中部分企业的门槛近期几乎被投行人士“踏破”。
不过,有企业做出澄清。参加了此次座谈会的上海流利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有关人士表示,针对科创板,公司目前没有具体明确计划,但公司非常欢迎科创板,热切期待科创板能够打开一条新的投融资渠道。
在这场科创板盛宴中,中小券商略显落寞。“公司储备科创板项目的工作一直在做,但好项目竞争激烈。科创板初期的上市企业保荐业务中,中小券商很难分得一杯羹。”某中型券商投行人士说。
活跃市场需增强赚钱效应
在各方追捧之下,如何增强科创板的赚钱效应是机构的关注点。
上述上海创投机构人士表示,最近一直在看科创项目,发现了不少炒概念的“伪”科创项目,高估值项目也较多。如果这些高估值项目在科创板上市,后续可能“破发”。市场的赚钱效应如果起不来,如何搞活市场是一大挑战。
在某大型券商投行业务负责人看来,在发行定价方面,科创板取消市盈率固定倍数的限制势在必行。在开放的定价机制下,最大的难点是需要在保障科技创新企业合理估值的基础上,避免将发行价格定得过高而偏离价值投资范畴。
对此,该负责人表示,重要的是在发行人、保荐机构充分向投资者阐明定价依据及合理性并充分信息披露的前提下,将定价权交给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估值需抱有审慎态度,不要盲目抬高估值,因为最终估值要接受二级市场的检验。
王骥跃认为,没有必要过于担心科创板企业上市“破发”,要相信市场。如果上市标的供应量少,被爆炒就难以避免;如果供应量大,就不会爆炒。
“归根结底是赚钱效应问题,根本上还得看公司质地。”王骥跃认为,科创板要体现出板块的投资价值,企业能融到多少资金由市场决定,不必过多人为干预。只要有活跃的市场环境,有赚钱效应,企业有投资价值,就能够吸引更多资金进场。进场资金充裕了,市场融资功能的进一步发挥将顺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