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J11版:股权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8年12月17日 星期一 用户中心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基石资本张维:纾困资金应“救急不救穷”

  □本报记者 吴瞬 

  

  12月14日,在由创投机构基石资本主办的“宏观经济与救市之道”论坛上,对于目前资本市场遭遇的股权质押风险以及对应的庞大纾困计划,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表示,综合各国经验,特殊时期的资金入市应该坚持“救急不救穷”。

  “不是什么企业都要救,要救有产品、有市场、有发展前景,仅仅因为特殊原因而造成流动性暂时性困难的民营企业。”张维说。

  纾困对象为优质公司

  “在纾困救市过程中,有人看到了风险,有人看到了希望。”张维表示,纾困资金需要在不得不出手的时候才出手,否则就会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从纾困救市的角度来看,张维认为应该是一个救急不救穷的方式,应该针对那些优质的上市公司。“一些劣质的上市公司更应该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该破产的破产,把市场份额让给这些优秀的企业。比如中国有3000多家医药企业,可能只有1%的医药企业真正做研发,大部分企业都是不做研发的,它们热衷于做渠道创新,进行灰色营销,医药企业的市场份额非常分散,只有这些劣质的医药企业除清之后,优秀医药企业的市场份额才能集中,行业才能体现出它的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

  七大选股标准

  “只救助一些优秀的企业,临时性遇到了资金的障碍,而不是普遍的救助。它必须是好公司。”张维认为,即使参与救市,对主业惨淡,只剩下价格的股票也应该是回避的;对那些上市公司跨行业并购,进行催肥的,存在着巨大商誉建制风险的,也要高度注意。

  对于如何选取救助对象,张维提出了基石资本的7条标准:行业和宏观经济相关度不大、市值为20亿以上、当前PE低于历史平均PE超过20%、商誉占净资产比低于20%、近3年净利润复合增速大于15%、资产负债率小于70%、2018年预测ROE大于15%。

  “看待企业的维度,资本市场的一贯观点是不单只是看产业周期、产业结构、技术进步,我们也要认真看企业公司治理、企业家精神和组织系统,我们觉得只有这些东西才能带领企业穿越经济周期的增长,就像华为一样,进入一个高度密集竞争的行业,但是华为是穿越了整个行业周期和经济周期,我们希望是用一个更全面的眼光看待这些企业,真正找到优秀的救助对象。”张维说。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 1分 很不满意
    商品样式和质量都非常差,太令人失望了!
  • 2分 不满意
    商品样式和质量不好,不能满足要求。
  • 3分 一般
    商品样式和质量感觉一般。
  • 4分 满意
    商品样式和质量都比较满意,符合我的期望。
  • 5分 非常满意
    我很喜欢!商品样式和质量都很满意,太棒了!
点击星星就可以评分了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