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01版)中金公司等机构指出,国库现金定存利率如此高,说明银行需求十分旺盛,恰恰反映部分银行仍存在考核达标或筹措跨年流动性的压力。
中金公司指出,10月以来同业存单净融资规模不断上升,带动同业存单发行利率走出一波逆势上涨行情,也反映出部分银行存在流动性考核达标压力。
还应看到,今年以来资金面总体平稳宽松,但流动性总量却不是很高,前三个季度末超储率最高只有1.7%,9月末为1.5%。据华创证券测算,11月末超储率预计约为1.3%,处于超低水平。考虑到近期央行未进行大额资金投放,预计在年末财政支出前,超储率还可能进一步下滑。
市场人士指出,当低超储规模遇上年底多种扰动,对年底资金面不能过度乐观。资金面能否平稳跨年,关键仍取决于央行货币政策操作。
不是不放 时候未到
从往年来看,12月中下旬资金面最容易出现波动收紧。随着时间来到12月中旬,各种压力将逐步显现。资金面能否平稳跨年,其实就取决于央行会不会继续保持“沉默”。
近期央行流动性为何“断流”?综合各方分析,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流动性的价格仍低,还没到迫切需要投放流动性的地步。华泰证券固收研究称,在货币政策调控框架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的过程中,货币市场“价”的变化更值得关注。二是稳定汇率压力犹存。华泰证券称,由于中美经济周期错位,中美短端利差已倒挂,人民币仍有贬值压力,鉴于12月份美联储加息概率较高,控制短端利差在合理区间仍有必要。
不可否认,当前存在稳汇率需要,但这并不意味着必须放弃其他调控目标,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仍是央行明确坚持的目标。
2018年是内外部环境变化较大的一年,内部面临宏观经济下行、信用违约、金融防风险等压力,外部面临贸易形势变化、美联储加息、人民币贬值预期上升等压力,央行货币政策在经济增长、金融防风险、人民币汇率稳定等多个目标之间艰难平衡。而在年底这个时段,央行给予流动性风险更多关注是可以预期的。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年末各类扰动显现,预计央行将适时重启资金投放操作,本周五2860亿元MLF到期为央行投放跨年资金提供契机,也是观测货币当局态度的重要窗口。预计央行对到期MLF进行超额续做可能性大,后续可能重启逆回购操作,在财政投放到来前,填补短期流动性缺口。总之,年底资金面“小插曲”难免,但平稳偏松的“主旋律”不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