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J09版:基金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8年09月17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将精力投入到能够把握的机会上

  虽然已是教父级的基金经理,但邵健始终对市场心存敬畏。他坦然地告诉记者,A股市场影响因素很复杂,判断指数走势并不容易。但在他看来,指数并不是投资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因素,从一两年的维度来看,指数的波动幅度通常维持在20%左右,但优质企业的波动幅度可能达100%甚至300%;拉长时间来看,市场波动幅度可能为一两倍或三四倍,但优质企业的波动幅度可以达到30倍甚至50倍。“因此,要做好投资,需要关心的并不是市场,而是判断所选企业是否能创造阿尔法。”他表示。

  不要过多关注市场,这点与投资大师彼得·林奇颇为相似。在彼得·林奇看来,市场中总是存在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风险,若过多关注市场,会导致投资失败。邵健同样强调,作为一个专业投资者,需要着力在可以把握的因素上。“我能够判断的是中国市场有足够多投资机会,有足够多长期来看存在明显低估的领域与公司,这已是很好的状态了。若对市场过度关注,可能给投资带来一定损害。从历史来看,前几年市场在4000点、5000点时,指数并没有特别好的机会,但个股却有非常好的机会。因此,我的做法主要是把精力放在更能把握的机会上,那就是优秀企业的选择。”

  至于个股的短期涨跌,邵健也是淡然处之。“成长股与其他股票一样,阶段性震荡与下跌都是正常现象,不应该过多关注于个股涨跌,而是应该不断研究其内在价值,若内在价值依然合适,就要坚定持有;若内在价值不符合预期,则要有所修正。”他告诉记者,如果遇到其买入的个股走弱,他会分析市场不认可的原因是什么,有没有必要修正自己的框架,有没有必要修订价值判断。如果这些都没有变化,那答案很简单,就是继续坚定持有。对此,他举例分析,一只股票,本来预期五年能涨五倍,现在两年没涨了,如果重新分析基本面之后还是坚信原先判断,那剩下来三年就能涨五倍,就更应坚定持有了。

  在邵健身上,还能看到另一位投资大师霍华德·马克斯的影子——投资最重要的是买得好。邵健始终认为,最好的股票是持有之后长时间不需考虑卖出,或者每一次考虑卖出基本上都是错误的决定。在管理大资金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若一个标的投完后总想着卖出,那通常并不是个合适的选择。

  “投资首先是一门技术,之后才是一门艺术。”邵健笑着说。正是这样的心态,让他在投资中可以更均衡,突破框架去思考,去理解市场、适应市场、承认市场,即使在出现偏离时,亦能以平和的心态参与其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