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机构天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8年08月29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降薪裁员成常态

  随着以IPO为代表的投行业务大幅下滑,“投行寒冬”的说法不胫而走。降薪裁员和变相降薪裁员成为业内常态,甚至一向常年出差在外的很多一线投行人员因项目断档被要求每天到公司坐班。

  民生证券的一份考勤抽查通稿更是将自己推向了风口浪尖:今年5月31日,民生证券对投行员工“通过电话问询员工所在位置并要求规定时间内提供可佐证其位置的照片”,结果,有员工因为证据虚假、无明确位置标识、提交照片超过规定时间等原因,不但被通报批评,还有人被降薪降职处理。

  “被降薪的还算好的,毕竟还有个工作可以熬下去,被裁员的话连翻身的机会也没了。特别是很多中小投行,前两年行情好的时候在招聘上大规模扩张,现在项目无以为继,裁员成为必然。”刘勇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作为应届毕业生的小张(化名)虽然今年有幸入职某投行,但也感受到了行业的寒意,“今年一方面是缩招,另一方面以社招为主,校招很少,以前只要具备相应的学历、专业、资格证书、实习经历就够了,而今年同样的条件很难拿到offer。”

  王刚则指出,“我觉得大家都在说的‘投行寒冬’主要针对的是中小券商,对于大型券商,特别是几家头部券商而言影响不是特别大。比如我们,今年的项目仍然很多,并维持滚动发展的良性态势。我的感觉是行业在进一步分化,头部券商的优势在加大。”

  从截至8月28日披露的19家上市券商的半年报来看,中信建投和中金公司投行收入分别达14.21亿元和10.04亿元,同比保持了8.92%和11.35%的正增长,中信证券实现投行收入17.5亿元,同比小幅下跌5%。相对而言,很多中小券商投行收入同比大幅下滑。

  王刚表示,就其个人而言,一点都没感觉到今年比去年清闲,加班仍然是工作的常态,“比如上个周末的时候,我就加了两天半的班。而之所以有个‘半天’,是因为周日的时候我一直加班到半夜才好不容易回家休息。”

  不过,即便这样,在行业整体的降薪潮中,大型投行也不能幸免。另一家大型投行保代赵坤(化名)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我们是降了项目奖金,而且降幅高达30%,降的还是2017年的项目奖金,即便我们2017年的业绩不比2016年差。”

  在这样的背景下,竞争进一步加剧,甚至伴随着恶性竞争。刘勇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现在行业僧多粥少的情况下,项目进一步向大型投行集中,中小投行只好打价格战,甚至赔钱也要做,毕竟生存下去是最重要的。否则,长期没有项目的话,只能大规模裁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