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J13版:基金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8年08月20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高效协同的固定收益团队

  今年以来,在整体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东方红资产管理固收业务逆势增加,旗下偏债产品如东方红配置精选混合基金一日募集近64亿,成为当时市场热门话题。

  对于这背后的发展秘诀,饶刚介绍,东方红固定收益团队是由经验丰富、优势互补的多位资深人士组成,背景涵盖银行、券商、基金以及评级公司等债券研究与交易机构,多位核心成员从业年限超过10年,团队主要成员经历了完整的债市牛熊周期,对固定收益领域各板块均有深入研究。

  “我们要打造一支长期高效协同的精英团队。”谈及团队建设的几个侧重点,饶刚信心十足:

  第一,拥有统一的团队文化和投资理念。“我们不追求基金一定是市场最好的。”饶刚认为,东方红固定收益团队并不一味追求产品的短期排名,而是追求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最大化,保证产品的长期业绩。因为,只有基金净值的稳步增长才能为客户带来较高的持续回报。

  第二,合理的考核和培养机制。在考核机制方面,团队不以短期业绩作为考核的主要标准,而是给予基金经理一个相对合理且较长的时间周期,以获取绝对收益为目标,更多考核夏普比率,考查其团队协作能力,从而推动个人能力的提升和团队的完善。饶刚指出,短期排名考核在公司固定收益投资考核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很低,因为这种考核方式容易导致基金经理的赌博心态。例如,在二级债基的投资过程中,基金经理可以利用调整股票的仓位,将业绩做到极致,短期内出现的正负差异极大,投资者的利益无法得到根本保证。这种短期的考核方式,不利于投资经理和客户长期心态的培养,忽视风险,也与公司的理念文化相违背。

  第三,多元化的人才结构。“东方红资产管理的固收业务,从零开始到现在近900亿的规模,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了多元化的人才梯队。”饶刚介绍,团队不断引进行业中优秀的人才加盟,既有来自专业评估机构的核心人才,又有来自金融机构的资深投资交易人员,每个人在各自的负责范围做到最好,每个基金经理管理自己的基金,但是每个基金经理背后有很多研究员支持,多元经验的融合,互补互助,发挥协同效应。

  饶刚指出,未来固定收益团队的竞争力关键看团队实力。东方红固定收益团队希望建立一支能力互补、高效协同的差异化精英部队,在正确的道路上坚持正确的事情,取得良好的长期业绩表现,获得更多投资者的认可与肯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