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焦点·举牌逻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6年09月28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举牌大潮再度来袭

 如果说今年8月“恒大系”杀入万科股权争斗,以及对廊坊发展的“买买买”已经赚足眼球的话,那么阳光保险9月14日的举牌行为引发伊利股份停牌,更是将“举牌”二字推到了资本市场热词榜前列。

 不仅仅是万科、伊利等明星公司先后成为资金举牌标的,三季度以来“举牌”大有蔓延之势。根据Choice数据统计,今年三季度,已经有20多家上市公司遭遇举牌。

 回溯过往举牌情况可以发现,这可以说是2015年以来的第三波“举牌潮”,前两次分别发生在2015年7月-9月,以及2015年11-12月。

 值得注意的是,此轮“举牌潮”对市场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前两次。尤其是恒大对万科、廊坊发展的举牌一度引发了地产股行情,甚至在二级市场上出现炒作举牌的逻辑,从股权分散、市值较小的个股到股权分散的白马股等等,都成为炒作举牌的标的,一时间市场资金趋之若鹜、跃跃欲试。

 上海一家上市公司的董秘感叹,突然间市场上出现了这么多举牌资金,让一些上市公司如坐针毡。“举牌资金来做财务投资者还好,获得收益后大多减持撤离,而有所企图的举牌者,要的不是二级市场投资收益,而是要入主董事会、改选公司高层,其目的在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近期的举牌潮主要是由于恒大高调介入万科股权之争引发的,也是由于‘资产荒’和无风险利率下降导致资金无处可去,另辟蹊径寻找的一个新突破口。相较之下,险资明显更注重公司质地,因为需要长期稳定的回报,倾向于所谓的权重,比如股份制银行、龙头地产等这些低估值的蓝筹。而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就不那么统一了。由于资本逐利性,大部分PE和私募机构对‘壳资源’保持着持续的关注度,前期也有过炒壳热潮。这部分投资者大多偏好市值小、股权分散的公司。其目的有的是企图掌握公司控制权,有的是见好就收,搭乘并购重组东风,博取差价获得二级市场的收益。”中投在线研究员吕晴认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