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海外视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5年10月24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英“黄金时代”有多少成色
王亚宏

 ■金融城传真

 □本报记者 王亚宏 伦敦报道

 

 在词典里,“外交辞令”的释义就是客气、得体而无实际内容的话。比如大家常听到的“深表遗憾”、“拭目以待”或者新鲜出炉的“黄金时代”。

 这几天随着习主席访问伦敦,朋友圈都被中英“黄金时代”的题材刷屏。看着从白金汉宫到特拉法加广场的皇家林荫大道上布满的中英两国国旗,确实认为这个调子定得颇为合理。但是在形势一片大好的同时,分歧仍然存在。

 “黄金时代”的佐证之一是今年中英两国间贸易有望突破1000亿美元关口。虽然要完成这一四年前定下的目标有些困难,不过,2010年中英的贸易额才508亿美元,六年将近翻番已是了不起的速度。但快速增长不能掩盖两国经贸关系间的一个定时炸弹:英国巨大的贸易逆差。

 据中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英货物贸易额367.4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269.8亿美元,进口97.7亿美元。这意味着中国对英的出口额是进口额的将近三倍,如果年化英国对华的贸易逆差将为350亿美元左右。虽然拥有重商主义和自由贸易传统的英国到目前还没有像美国那样抱怨逆差,但随着中英经贸的蛋糕越做越大,英国的逆差还会进一步增加。而颇为看重经常性项目平衡的英国人,能继续沉默多久还不得而知。

 英国年初不顾美国反对,成为首个加入亚投行的西方主要国家,这也是黄金时代的重要标志。英国在经贸方面靠近中国,使其在外交政策上与传统盟友美国确实出现了一点背离。然而在英国的“三环外交”中,跨大西洋的英美特殊关系是其外交的基石,因此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尚未完成前,英国并不会动摇一个多世纪以来形成的外交传统——关于亚投行的表态更像是实用主义的小插曲,而不是黄金时代的投名状。当然,即使以最乐观的估计,中美能实现“新型大国关系”,选边站位也不会在英国解读黄金时代的内容中。届时英国最可能的是重操均势战略。

 而在中国人眼里的黄金时代,英国领导人不会再会见窜访的达赖喇嘛,不在人权问题上找茬。因为现在英国的利益攸关群体无疑广得多,从伦敦金融城期待发展人民币离岸交易的银行家,到将会用上核电的家庭。在形而上的价值观与现实利益的抉择中,英国领导人选择了后者。

 因此,在英国人有礼的背后,肯定在默念老前辈迪士累利勋爵的金句: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如果中国人就英国人最擅长的表面功夫跟风,一味唱多卡梅伦口中的“黄金时代”,那么在利益关系发生转变后,只会落得沙滩裸泳的尴尬局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