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海外财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5年07月23日 星期四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港股掀增持热潮 股价获明显支撑
□本报记者 张枕河

 □本报记者 张枕河

 

 自进入7月以来,虽然港股市场曾出现明显波动,然而市场信心却并未受到太大打压。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自7月初以来,港股一共出现1800余宗增持行为,远高于同期500余宗减持行为。而从表现来看,获得净增持金额较高的个股也多数跑赢大盘,后市走强的动能依然充足。

 部分大股东逆市增持

 据wind统计,根据截至7月22日之前港交所披露的权益数据显示,自今年7月1日以来,尽管港股曾出现明显波动,但持股超过5%以上的大股东增持股票的现象却远远超过减持,在全部港股中共有1804宗增持行为,528宗减持行为。

 其中,增持股数量排名前五位的个股为博华太平洋(01076.HK)、卜蜂莲花(00121.HK)、美克国际(00953.HK)、远东控股国际(00036.HK)以及中国宏桥(01378.HK)。

 而净增持总金额实际比增持宗数更能反映出大股东们对持有股票前景的看好。恒基地产(00012.HK)期间净增持总金额达到17.326亿港元,排名净增持金额榜首。其次分别是辉山乳业(06863.HK),净增持金额高达17.047亿港元;万科企业(02202.HK),净增持金额高达16.905亿港元;海通国际(00665.HK),净增持金额高达8.262亿港元;联想控股(03396.HK),净增持金额高达6.427亿港元,其它排名靠前的还有中国平安(02318.HK)、利丰(00494.HK)、远东宏信(03360.HK)、广发证券(01776.HK)以及汉基控股(00412.HK)等。

 而从增持大股东的对象来看,既包括企业自身的控股集团,例如珠海九州控股集团增持珠海控股(00908.HK),海通证券增持海通国际(00665.HK)等;也包括企业的控股自然人或大股东,例如李兆基增持恒基地产,陆正耀增持神州租车(00699.HK)等;海外机构也现身其中,摩根大通成为海外机构中近期增持行为最多的,其先后陆续增持了中国平安、远东宏信、海通证券、工商银行以及长城汽车等多只此前就持有的港股。

 押注超跌反弹

 从目前来看,许多大股东和投资者似乎判断正确,因为这些股票期间跑赢大市,恒生指数同期下跌3.7%,恒生国企指数同期下跌9.6%。恒基地产同期累计下跌1.23%,万科企业同期累计下跌0.84%,神州租车同期累计下跌0.12%,新鸿基地产同期累计下跌1.27%,利丰和远东宏信同期分别累计上涨0.65%和3.52%,辉山乳业同期累计大幅上涨22.03%。

 业内人士还认为,大股东增持的行为也与港股情绪开始逐渐转向乐观以及海外机构此轮受损较轻等因素有关。

 瑞银证券H股策略分析师陆文杰指出,H股在7月上旬曾出现波动主要原因一个是资金问题,A股很多公司遭遇停牌,许多机构投资者或基金公司不得不卖出港股;另一个则是市场担忧系统风险,部分投资者曾担心离岸人民币汇率暴跌。但之后两地市场都稳定下来,这两大引起暴跌的原因也不复存在。即使未来A股再次下行,港股也不会受牵连,因为预计监管层不会再允许大规模停牌,港股流动性也就不会受到过多影响。德银也认为H股已见底,预计今年全年将呈现出“W”形走势,恒生国企指数年底目标为14000点,潜在升幅达19%。

 市场分析师还指出,在这一轮港股下跌中,在香港的内地投资者损失较高,因为他们更多青睐于小盘股、“港A股”,这些股票在遇到资金流紧张时只有卖出而没有人买入,它们没有海外机构参与。很多海外机构却能在市场开始有反弹苗头时增持业绩前景上佳的大盘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