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机构天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5年06月05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小行蜂拥而入 三季度有望“爆发”

 “我们做了不少的项目,但由于注册制的刚推行,部分业务的信披指引出来了,但部分的还没有出来,具体操作流程会影响业务进展。同时信息披露的要求更加严格,要求披露的细节和数据要非常详细,好多项目都被央行打回来了,要求补充数据,”上述评级机构的人士透露,自去年11月银监会公告对资产证券化采取备案制后,市场普遍对2015年的发行有很高的期待。然而一季度的数据显示,信贷支持证券的发行并未出现井喷。2015年一季度,银监会主管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共发行17期,发行规模507.87亿元。

 该人士表示,随着注册制相关操作细则的完善,堆积在途中的业务及新增的业务在三季度将会出现“井喷”,5000亿元的额度应该会达到。从发起人构成来看,一季度城商行、农商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发起的期数较多,汇丰、渣打、华商三家外资银行也开始进入国内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但是发行规模普遍较小,大多集中在10亿至30亿元之间。一季度除工行外,其他大行均未发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

 “鼓励资产证券化,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就不仅仅是业务,地方性银行对资产证券化非常热情。大行不太缺资金,也不太愿意出售优质资产,而中小银行在追求政绩、形象品牌和市场效益的情况下纷纷想争得当地资产证券化的‘头啖汤’,现在地方城商行和农商行是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主要发行主体。”业内人士说。

 “央行要求打包入池的是优质资源,而现在经济环境不好,企业经营困难,银行投放贷款不足,优质项目也不容易找。同时,资产证券化产品只在银行间交易,能够带来的收益比较低,很多银行缺乏动力。”上述银行人士表示。对于大行并未积极参与其中,郭田勇认为,国有大行的存款较为充裕,加上一季度央行的定向投放使大行的存贷比、流动性等方面的压力没那么大,减少其资产证券化的需求。另外,年初地方债置换政策,一定程度上转移了原来可用于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

 招商证券认为,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成本居高不下,导致产品的发行利差很小,目前优先级证券发行成本仍在5%左右,而大行转出的均为优质信贷资产,加权平均贷款利率仅在6%左右,考虑到需要支付评级、信托、会计师、律师等中介机构的费用,在整体只有1%利差的情况下,大行从证券化中很难获利,甚至还会亏钱,而中小银行信贷资产池的加权利率普遍在7%以上,证券化的积极性更高。此外,信贷资产的流转,既可以是存量资产,也可以是增量资产,大行通过理财、资管通道,以及最近很热的产业基金等方式,均能实现新增信贷资产的表外化,各类影子银行的存在,部分替代了标准的资产证券化业务。

 但中小银行开拓资产证券化业务并非一路坦途。受制于存贷比等因素而对资产证券化内有动力的中小银行,在项目储备和发行难度均大于大型银行。中金公司表示,从构建资产池的过程来看,中小银行资产池选择范围有限,考虑到目标评级、出表效果,构建基础资产池难度大;同时中小银行在监管沟通、项目推进、产品需求等难度高于大型银行,因而产品发行周期更长;另外中小银行项目规模普遍较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