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基金/机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5年02月27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信托业去年化解142笔风险项目
刘夏村

 □本报记者 刘夏村

 

 近日,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2014年信托行业监管工作报告》。该报告指出,去年全年共化解142笔风险项目,涉及金额374亿元,风险防控化解已成为信托行业的监管重点,未来将进一步提升监管的有效性,全方位落实风险防控任务。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信托风险项目规模已经有所下降,风险整体可控。业内人士认为,这得益于信托公司固有资本实力增厚、风险处置能力增强和行业稳定机制的建立。

 涉及金额374亿元

 前述报告指出,信托行业去年全年共化解了包括诚至金开1号、超日太阳能等多笔重点项目在内的142笔风险项目,其中含2013年底的126笔和2014年新增的16笔,涉及金额374亿元。2014年1-11月份信托到期项目14123笔,涉及金额36759亿元,已如期兑付项目占全部到期应清算项目的99.86%。

 实际上,风险防控化解已成为信托行业的监管重点。这份报告表示,在2014年,银监会基本完成风险底数、妥善处置风险的近期任务,开展了三次全国信托公司所有信托项目的风险排查,逐笔梳理风险项目;对全行业进行了兑付风险的专项现场检查;召集行业风险项目较多的26家信托公司开展座谈,研究应对举措,有针对性地进行窗口指导;直接派员赴北京、上海、广东、内蒙古等地摸查影响较大的风险项目情况。此外,还成立了信托风险处置工作组,建立了全国信托风险处置联系网。

 报告表示,将积极落实建立信托风险处置长效机制的中期任务,有序推进实现信托业稳健发展的长期任务,明确信托公司监管与发展思路,搭建信托风险防范与化解的基本框架,同时发布了《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信托公司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

 该报告还表示,将进一步提升监管有效性,全方位落实风险防控任务。督促信托公司在尽职管理、台账监测、预案落实、风险化解和信息披露五个方面落实到位,守住风险底线。要求信托公司对到期项目提前6个月安排清算事宜,及时制定、落实风险预案,并按照“一项目一对策”和市场化处置原则,妥善处置项目风险。

 风险项目规模下降

 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信托风险项目暴露增加,从2013年底的213笔、规模593亿元、占比0.54%,上升到2014年6月末的348笔、规模917亿元、占比0.73%。不过,这一情况已经有所好转——截至2014年末,有369笔项目存在风险隐患,涉及资金781亿元,占比0.56%,规模和比例均较6月末有所下降。

 中国信托业协会专家理事周小明认为,2014年,因经济下行传导,信托行业个案信托项目风险事件虽然有所增加,但继续保持了平稳运行,整体风险可控,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其原因则在于信托公司固有资本实力增厚、风险处置能力增强和行业稳定机制的建立。

 数据显示,2014年末,信托业实收资本为1386.52亿元,平均每家信托公司达20.39亿元,相比2013年末的1116.55亿元,增加269.97亿元,同比增长24.18%,较2013年末13.93%的同比增长率,提高10.25个百分点。

 在风险处置能力方面,周小明表示,当个案信托项目出现风险特别是流动性风险时,通常有两种解决方式:一种是简单的“刚性兑付”,另一种是市场化的处置。以往的个案信托风险,信托公司较多地采用了刚性兑付策略,而在2014年更多的信托风险事件开始采用并购、重组、法律追索、处置等市场化风险处置方式,并且效果良好,反映了信托业风险处置能力的提升。

 去年,银监会推进信托业“八项机制”建设,即“公司治理机制、产品登记制度、分类经营机制、资本约束机制、社会责任机制、恢复与处置机制、行业稳定机制和监管评价机制”。周小明认为,“八项机制”每一项均能提升信托业的风险控制能力,特别是2014年底以“信托业保障基金”及其管理公司成立为标志的“行业稳定机制”的建立,更是将信托业的风险控制机制从公司层面提升到了行业层面,藉此可以有效防范信托业的系统性风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