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8版:海外视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5年02月14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资成
中美关系新看点
□刘丽娜

 □刘丽娜

 

 高通公司遭中国反垄断罚款,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访美。近日,两则涉及中美关系的重要消息发布。初看起来,一则经济,一则政治,二者似乎关系不大。实际上,这两则消息有其内在联系——双边投资。在今年的中美关系中,双边投资将成为一大新看点。

 目前,中美学界关于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的研究日益升温。华盛顿知名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近期还举行了相关专题研讨会。

 其实,中美两国之间的BIT谈判由来已久,从2009年奥巴马第一任期内,把贸易协议置于首要位置,BIT谈判暂时放缓。2013年,两国重新把BIT置于紧要位置。2014年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双方宣布投资协定已经进入最后的实质谈判阶段,到2014年12月,双方进行了17轮相关谈判。这些都为今年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以及元首外交成果埋下伏笔。

 之所以要推动BIT,一方面在于中美贸易经过多年发展已达到成熟且稳定阶段,拓展潜力相对较小了。而在双边投资方面,两国都有很大潜力。

 中美是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也是最重要的贸易国家,是世界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FDI)的目的地和来源国。两国都在亚太地区和世界其他地区参与一系列有关贸易和投资的经济安排。相对于两国经济体的规模,双边投资规模令人惊讶地小。彼得森研究所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美国在中国的直接投资为540亿美元,在中国当年吸引2.2万亿美元外国直接投资当中只占1.2%。中国在美国的直接投资所占的份额相对更小。通过BIT,这一局面有望改变。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发布的《2013年世界投资报告》,2013年,全球共有2850个双边投资协定,美国有41个,其中大多数是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有104个,其中78个是与发展中国家,26个是与发达国家,包括加拿大、德国和英国等。

 美国学者注意到,过去十年,美国只谈成两个BIT,包括与卢旺达和乌拉圭。其原因部分是由于美国的立法制度制约,因为与外国谈判BIT最终需要美国参议院三分之二投票通过,这在美国当前的政治生态中十分不易。因此,许多国家宁愿与美国谈判相对容易获得国会支持的自由贸易协定,在其中加入类似双边投资协定的条款,也不愿意专门与美国谈判投资协定。

 对于中美BIT,美方的主要关切在哪里呢?排在前两位的,一是美国企业对中国国有企业享受的特权感到不满,二是对中国反垄断法的实施感到摸不着门道。

 美国著名的知华派、世界银行前行长罗伯特·佐利克曾专门就中美BIT发表文章,他说,首先,协定对外资和内资企业要一视同仁;其次,协定必须禁止专断和不公正地对待外国投资者。第三,投资者应该能以市场汇率随时将资金转入和转出该国。第四,协定要有广泛的涵盖面。第五,任何协定都需要一个国际仲裁体系。

 而在中国,对于在美国投资最大的担忧在于外国在美投资审查委员会(CFIUS)。近十年来,中国在美国的几项投资都遭到CFIUS的阻挠,例如中海油并购尤尼科、华为在美国的并购案都遭受挫败,中国企业在美国还落得个威胁国家安全的名声。目前,有意赴美投资的中国企业可谓提CFIUS色变。

 美国方面曾多次解释,CFIUS其实并不可怕,只有少数领域的投资会被认为涉及国家安全,大多数外国企业在美投资,包括中国在美国的投资项目都没有受到CFIUS的审查。即便这样,中国企业对美国的法律规制环境还是相对陌生。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前所长弗雷德·伯格斯滕认为,应该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待中美之间的BIT谈判。当前,全球贸易与投资规则正在激烈博弈与剧变期,美国希望通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来重新定义亚太地区的贸易规则,而中国则在去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期间提出建立更广阔的“亚太自贸区”概念。两国同时还在亚太地区从事大量双边和小多边的自由贸易谈判。此外,中国国内正在进行的深化改革进程也会影响到中美经济关系的走向。总之,中美BIT不应简单视之,而应置于全球大背景下来看待。

 佐利克这位战略家更是有意站在中国立场来分析利弊。他说,20年前,中国利用加入世贸组织(WTO)谈判的契机,促使中国国内市场出现更充分的竞争,并将国际标准引入中国法律体系,此举为中国经济带来了逾十年的强劲增长,并使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大大增加。如今,中国正面临另一次通过国际谈判推进内部改革的机遇。中国与美国和欧盟(EU)的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正在进行中,此类协定能让中国企业更容易在海外投资和开展业务,作为回报,协议对手方也将获准进入中国市场。这些协议能加强中国的经济治理,并有助于创造一种基于规则的国际经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