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商品/期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4年12月10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宗商品难以摆脱原油“梦魇”
官平

 □本报记者 官平

 

 于大宗商品市场而言,油价暴跌“梦魇”挥之不去。11月末油市引发的“巨震”仍然余波不断,12月以来国际油价跌逾5%,这也拖累一揽子大宗商品价格下行,特别是橡胶、聚丙烯、塑料等能源化工品价格跌幅较深。

 分析人士指出,原油是大宗商品的龙头,原油价格下跌直接影响到市场做多心理,整个市场多头气氛产生影响,另外近期美元指数持续上行,也令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受到压制。

 “价格战”愈演愈烈

 目前国际原油市场正处于产油国利益格局重塑的初期阶段,由沙特率先实施的产油国市场份额争夺战刚刚开始,而且有愈演愈烈的态势。全球商品在沉寂了几日后周一(12月8日)再度出现异动,油价重挫逾4%,至五年新低,美元升至五年半高位。

 消息显示,继11月初沙特降低出口到美国的原油价格后,12月沙特加大了向亚洲和美国出售原油的折扣力度。

 格林大华期货分析师原欣亮表示,下调对亚洲的原油出口价表明了沙特在争取重要下游买家上的态度,而继续下调对美国的原油价格则进一步彰显其针对美国页岩油保护美国市场份额的态度。

 这场“价格战”另一个重要的角色——美国,正在以三十多年来最快的速度生产原油。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报告显示,截至11月28日当周,美国国内石油产出增加6000桶,达到908万桶,这是自1983年1月以来最高水平。

 美国油服公司贝克休斯的报告显示,美国的石油钻井数量回升。占美国页岩油生产88%的三大生产地——巴肯、鹰滩和帕米亚盆地的新井开采产量在增加。EIA称巴肯和鹰滩等页岩新井产量也在12月达到最高纪录。

 原欣亮认为,新的利益格局重塑需要至少4-7个月的时间,在此期间,OPEC(以沙特为代表)和美国页岩油原油市场的蛋糕将重新划分。预计年内国际油价将在厮杀中下跌,美国油价有望跌到60美元/桶。

 美元指数“咄咄逼人”

 美元的因素也不能忽视,美元指数强势上涨,12月5日触及到89.55的高位,这是自2006年4月以来的新高;7月以来的涨幅达到11.7%,这也令以美元计价的原油进一步走低。

 民生期货市场发展部副总经理屈晓宁表示,美元上涨是趋势,随着美联储QE退出和加息预期增加,美国经济数据也在持续向好,会引起资金流向美国从而促使美元这一全球货币的需求增加。另外,欧洲和日本的量化脚步逐渐逼近,欧元和日元的贬值也推升美元,从未来交易角度看,美元依旧在升值区间,对大宗商品价格是压力,商品更多回归商品属性,金融属性逐步减弱。

 格林大华期货研究总监李永民表示,原油对大宗商品价格可以从以下三个渠道产生影响:首先,原油是石化产业链重要的原材料,原油价格下跌直接降低下游产业链的生产成本,从而对下游产品价格形成压制;其次,汽油、柴油是原油的重要下游产品,汽油、柴油价格随着原油价格下跌而回落有助于降低其他商品的物流成本,从而也推动其他大宗商品回落;原油是大宗商品的龙头,原油价格下跌直接影响到市场做多心理,整个市场多头气氛产生影响。

 影响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因素很多,原油仅仅是其中一个因素。李永民认为,随着原油下跌题材逐步被市场消化,其对市场的影响程度会有所减弱,但无论如何,原油价格下跌对市场还会产生利空影响。

 持续性如何演绎

 国际油价暴跌的梦魇一直纠缠着大宗商品市场。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程小勇表示,从流动性来看,全球很大一部分美元流动性来源于石油美元,因此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将使得石油出口国收入大幅削减,石油美元也面临收缩;从通胀角度来看,原油价格下跌会引发通缩的担忧,从而传导至大宗商品需求层面。

 程小勇说,国际原油持续下跌,对于大宗商品而言是利空的。未来前期一些因此上游石化原材料凭借垄断地位而抗跌的塑料、PP和PTA等都会由此受到很大的冲击。而具备金融属性的铜、黄金也可能受到波及,农产品中油脂类因新能源替代效应也会收到影响,因此这些品种会反应上游成本下降,下游消费替代的具备。

 另外,业内人士还表示,美元指数大幅上涨,对于原油和大宗商品而言在较长一段时间是不利的。原因在于:首先,美元汇率强势上涨,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必然需要重估;其次,美元实际利率上升将导致持有这些资产的机会成本上升,从而导致投资者会抛售铜,或者压缩融资交易规模,使得被隐性库存显性化;再次,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收缩将导致资金回流美国,新兴市场遭遇冲击,而新兴经济体又是大宗商品消费最大的载体。因此,美联储在尚没有加息之前,相对效应已经导致美元强势上涨,一旦启动加息,那么美元涨势更为强烈,对商品的利空将加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